白 芍 Radix Paeonia Alba
赤 芍
Radix Paeonia Rubra
白芍,赤芍
【历史记载】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芍药;?本草经集注?分为赤,白二种。
?本草纲目?记载:扬白 芍 Radix Paeonia Alba
赤 芍
Radix Paeonia Rubra
白芍,赤芍
【历史记载】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芍药;?本草经集注?分为赤,白二种。
?本草纲目?记载:扬州芍药甲天下。
白芍 赤芍
【来源】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白芍
的枯燥根 --赤芍
【产地】
白芍---- Paeonia lactiflora
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均栽培〕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正确;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
赤芍----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野生种)
主产东北,华北及甘肃,陕西等地。
主产四川、甘肃,云南、青海等地。
【采收加工】
白芍----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之发软,捞出晒干。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枯燥。
赤芍----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枯燥。
白 芍
赤 芍
白芍外表
赤芍外表
白芍横切片
赤芍横切片
【性状鉴别】
白芍 赤芍〔芍药〕
①呈圆柱形 圆柱形,稍弯曲
②外表浅棕色或类白色, 外表暗棕色或紫棕色,粗糙,
光滑 外皮易脱落,或皮部与木部
易别离
③质坚实,不易折断 质硬而脆,易折断
④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角 断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红色,
质样,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裂隙
⑤气微,味微苦而酸 气微香,味微苦涩
白芍,赤芍
【性味成效】
白芍----性微寒, 味苦酸。
平肝止痛,养血
调经,收敛止汗。
赤芍----性微寒, 味苦。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显微鉴别】
白芍横切面: 木栓层偶有残存。 栓内层系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 常被刮去而残缺。 韧皮部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 形成层环微波状弯曲。
【显微鉴别】
木射线宽数十列细胞; 木质部束窄, 导管径向排列成1~3行, 并有多数导管间断地相聚成群。初生木质部不明显。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和糊化的淀粉粒团块。
【显微鉴别】赤芍横切面:
【显微鉴别】
白芍粉末 类白色。
糊化淀粉团块甚多。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
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常见。
纤维长梭形,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理化鉴别】
(1) 取横切片,加1%三氯化铁试液显蓝色。专属性特征。
(2) 另取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L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检查芍药苷)
白芍赤芍精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