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围垦外八至外十工段标准塘工程施工 I 标段堤顶路面施工方案浙江江南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萧山区围垦外八至外十工段标准塘工程 I 标段项目部 2012 年 11月2日萧山区围垦外八至外十工段标准塘工程施工 I标段堤顶路面分部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萧山区围垦外八至外十工段标准塘工程 I标段位于萧山区东北部江滨地区, 与海宁市盐官镇隔江相望,工程西起外八工段排涝闸,东至外十工段排涝闸。本标段为Ⅰ标段,长约 ,桩号 0+000~2+300 。工程主要建筑物标准塘为Ⅰ级, 相应防洪潮标准为 100 年一遇,允许越浪:临时建筑物(施工围堰与临时丁坝) 为4 级,围堰防洪潮标准按非汛期 10 年一遇;不作抗震设计。砼及钢筋砼结构设计年限为 50年。水工砼结构坏境类别为四类。二、堤顶路面及绿化施工本工程堤顶沥青道路底层自下而上设 62cm 厚石碴垫层、 15cm 厚3 %水泥碎石稳定层、 20cm 厚5 %水泥碎石稳定层、 厚乳化沥青下封层、 5cm 厚AC-2 0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洒布改性乳化沥青、3cm 厚AC-10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道路两侧安设平石及侧石。 1、墙后土方和堤身土方密实在堤顶石碴清理干净后,就开始进行原土及墙后土方密实,使土方达到中密-密实。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土方密实采用水将路面灌水 24小时后用挖掘机斗戽水密实,然后采用 18T 的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遍数经过试验确定。 2、石碴垫层施工石碴垫层分两层铺设,每层填筑厚度约为 30cm , 路面石碴垫层集料最大粒径不超过 15cm ,含泥量≦10% ,石碴孔隙率≦22% ,级配良好。石碴由自卸车运至现场后后退法卸料,采用振捣压路机碾压密实,碾压后相对密度要求满足设计要求。3、水泥碎石稳定层路面下设 15cm 厚3 %水泥碎石稳定层、 20cm 厚5 %水泥碎石稳定层,水泥稳定层施工方法如下: (1)测量准备工作施工前在路基铺筑段隔 10m 设控制桩(曲线段 5m),然后在两侧每隔 10m 各打一个高程控制桩,在桩上用红油漆标出试验段确定的虚铺标高。(2)铺筑试验段①在合适的时间内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内铺筑试验段,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②通过铺筑试验段一下以下主要项目:材料的松铺系数;确定标准施工方法;确定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通过严密组织拌和、洒水、整形、碾压等工序, 缩短延迟时间。(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①混合料的拌和 A 、对强制式拌和机根据确定的混合料配合比,进行流量和拌和试验,据此对强制式拌和机所生产的混合料量进行控制,使确定的混合料配合比、水泥含量、含水量均能得到准确的实施。 B 、试验人员对集料颗粒组成进行筛分对拌和好的混合料的含水泥量和含水量等进行检测。根据检测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大小及时调整加减水量。 C 、混合料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 1%~2% 情况下拌和均匀。每天收工或停拌后应用水将拌和仓内清洗干净。 D、集中拌和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配料要准确;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铺筑地段,光照强烈、气温高时,应大 2%~3% ;光照微弱、气温低时,应大 1%~2% ,摊铺后在碾压时的含水时不小于最佳值;要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使混合料拌合均匀。要严格控制混合料拌和数量与现场摊铺的能力相匹配。拌和好的混合料及时用自卸汽车运抵现场摊铺。基层施工时应做好防雨措施,下雨时已拌和好的混合料和细集料必须加以覆盖,防止雨淋。②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水泥基层混合料,根据日计划产量备足汽车以保证拌和好的混合料及时运至摊铺地段。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自卸汽车的车厢要保持干净,每天收工后要进行冲洗或清扫。要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以减少运输途中水分蒸发,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罗低时,装运混合料要加以覆盖。③摊铺 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检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拌和、摊铺、整形及压实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试验段满足技术规程要求后并入工程之内。如试验段任何部分不合格,则将该部分挖除, 再进行试验段的试验至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为止。 B 、采用平地机铺为主、人工辅助,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采用一次摊铺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法。 C 、按设计高程松铺系数计算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每车卸料间距,将混合料准确的卸在施工的路幅中央。松铺系数由试验路段确定, 目前暂按经验定为 。 D 、人工铺助找平时及时消除局部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带”,用新拌均匀的混合料填补。④压实 A、用振动压路机紧跟混合料的摊铺面进行碾压。开始用振动压路机静压 1~2 遍,然后振动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边向路中心或自横坡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碾压范
堤顶路面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