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
(二)常见贫血类型
类型
主要问题
血象特点
缺铁性
巨幼红细胞性
恶性
再生障碍性
缺铁
缺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维生素B12
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红 甲基 12 —3
同型半胱氨酸
N5—甲基四氢叶酸 合成胆碱
喋酰多谷氨酸 (贮存型,占80%)
(食物中的叶酸) 合成磷脂
合成神经髓鞘 合成脂蛋白
叶酸与维生素B12的作用
*
2021/1/12
叶酸缺乏时可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缺乏原因是:
①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婴儿期及溶血性贫血;
②营养不良、偏食、饮酒;
③应用叶酸对抗药甲氨喋呤、甲氧苄氨嘧啶等;
④吸收不良、胃和小肠切除、胃肠功能紊乱等。
【药理作用与机制】
*
2021/1/12
叶酸→四氢叶酸→一碳基团(如3,,2)→嘌呤、嘧啶等核苷酸的合成。
叶酸↓ →核苷酸合成↓ ( ↓ ) → 合成↓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血细胞发育↓ →巨幼细胞性贫血。
*
2021/1/12
应用:
各种巨幼红细胞贫血
营养性: 最适宜
抗叶酸药性:宜肌注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钙)
恶性: 仅能改善血象(合用612 可提高疗效)。
[常用制剂]
叶酸:片剂、注射剂
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钙) :注射剂
*
2021/1/12
是一类含钴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
正常人每日需12仅1~2μg,但必须从外界摄取。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肝、肾、心脏及乳、蛋类食品。
B12
*
2021/1/12
口服12必须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 结合,不易被破坏,回肠通过受体转运吸收。
胃粘膜壁细胞减少(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等),易引起恶性贫血。注射给药。
主要由肠道排出,部分自肾脏排泄。
【体内过程】
*
2021/1/12
,促进红细胞的发育
【药理作用及机制】
*
2021/1/12
N5,10—甲炔四氢叶酸
参与合成核酸、蛋白质 N5,10—甲烯四氢叶酸
一碳单位 丝氨酸、组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一碳单位 6
喋酰单谷氨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甘氨酸、谷氨酸
(自由叶酸) (活化型)
羧基肽酶 苯妥英钠、 蛋氨酸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