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11
word
《城市绿地设计规X》[条文说明]GB 50420-2007〔2016年版〕
目录
1总 如此
3根本规定
4竖向设计
5种植设计
6道路桥梁
6.1 道 路
6.2 桥 梁提倡采用原土构筑池底,既节省工程造价,又有利水体自净。当然,遇到原土地基渗水过大时,如此应采取必要的防水设施。
word
word
4 / 11
word
5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
5.0.1 按照绿地总体设计对植物布局、功能、空间、尺度、形态与主要树种的要求进展种植设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在绿地内选择抗逆性强、节水耐旱、抗污染、耐水湿的树种,可降低绿地建设管理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
5.0.2 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种类选择应根据滞水深度、雨水渗透时间、种植土厚度,水污染物负荷与不同植物的耐水湿程度等条件确定。
5.0.4 种植设计除讲求构图、形式等艺术要求和文化寓意外,更重要的是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考虑植物多样性、观赏性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很好结合,形成合理的群落。5.0.5 绿地土壤应满足雨水渗透的要求,不满足渗透要求的应进展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宜使用枯枝落叶等园林绿化废弃物、有机肥、草炭等有机介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土壤的理化性状指标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340的规定执行。
5.0.7 植物配置不仅要满足功能与植物生态的要求,还必须遵循特色植物景观构成的要求。5.0.10 植物是连年生长的,但其生长速度各有不同,种植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假如干年后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为植物生长留足一定的空间。但在有些重要地段,为了兼顾到近期绿化景观效果,种植设计时,也可适当考虑提高种植密度或栽种速生快长植物。
6道路桥梁
6.1 道 路
6.1 道 路
word
word
6 / 11
word
6.1.1 城市绿地的道路除带状绿地设置单一通道外,均宜设置环形主干道,防止让游人走回头路。6.1.2 城市绿地出入口的设计应倡导简朴、小巧,突出园林绿地特色,不宜单纯追求高大、气魄。大型绿地应设多个大门,且尽可能使游客与管理人员分门进出。6.1.3 本条只对主路设置要求最小宽度3.00m,消防通道3.50m。大型园林绿地,主路宽度可大于3.00m;小型绿地,主路宽度3.00m即可满足使用要求。6.1.5 透水铺装适用区域广、施工方便,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在城市绿地内应优先考虑利用透水铺装消纳自身径流雨水,有条件的地区建议新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不低于50%,改建绿地内透水铺装率不低于30%;但透水铺装易堵塞,寒冷地区有被冻融破坏的风险,因此在城市绿地内使用透水铺装时,必须考虑其适用性,选用不同的材料和透水方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次生灾害或地下水污染的发生。透水铺装结构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
6.2 桥 梁
6.2 桥 梁
6.2.4 绿地的水岸宜用防腐木、石材等构筑亲水平台,让游人亲近水面,观景、嬉水。亲水平台临水一侧必须采取安全措施:设置栏杆、链条,种植护岸水生植物,或者沿岸边设置水深不大于0.。
7园林建筑、园林小品
7.1 园林建筑
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城市绿地内的建筑一般体量较小,以一、二层为主,功能较单一,有实施屋顶绿化的根底,同时还能结合景观环境一起设计,有利于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因此城市绿地内有条件设置绿色屋顶的建筑宜优先考虑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设计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X》GB50345的规定。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公园绿地是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平衡,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文化、教育、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比例通常在12%左右。为此提出限制其地下空间开发的要求。
word
word
6 / 11
word
7.3 厕 所
7.3 厕 所
7.3.2 一般城市开放绿地内的公厕按男女厕位1:1~1.5 :1比例设置,男厕位多,女厕位少,游览顶峰时有女厕排长队的现象。本条提出调整男女厕位比例,改为男女厕位一样,或女多男少。
《城市绿地设计要求规范》201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