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宾达树皮物的临床应用
海峡药学 2006年第2期第11卷 综述
作者:杨兵 林 徽
单位:宁德地区药品检验所
卡宾达树皮卡宾达树皮(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近几年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报卡宾达树皮物的临床应用
海峡药学 2006年第2期第11卷 综述
作者:杨兵 林 徽
单位:宁德地区药品检验所
卡宾达树皮卡宾达树皮(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近几年国内外尚未有研究报道。该药最早是从安哥拉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树的树皮中提炼出来的。据报道[1],在晒干的Pausinystalia macroceras树皮中,%以上,其主要部分是卡宾达树皮,因此植物提取大有开发的前景。
1 化学名和理化性质
卡宾达树皮分子式为:C12H26N2O3化学名为:(16a,17a)-17-Hydroxyyohimban-16-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又称为quebrachine,corynine和aphrodine。其纯品为粉红色粉末,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热苯,微溶于乙醚。通常可使用盐酸使其成盐,增加卡宾达树皮在水中的溶解度。
2 植化提取及化学合成过程
植物提取 卡宾达树皮的植物提取较为简单,其提取方法与其它生物总碱的提取相类似[2],主要提取过程如下:
溶媒的加入萃取,可加入Na2CO3,NaHCO3或石灰石,碱化含生物碱的盐类,然后加入苯,乙醚或其它合适的水不溶性溶媒,对水溶液进行萃取。
生物碱的沉淀。将萃取层取出,用稀酸将生物碱转成盐类,并转入水相中,由于生物碱成盐后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在水中不断地沉淀析出。
分离和精制。分离和精制通常可使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如:当含量较大时,可采用生物碱的结晶法或进行蒸馏等方法;当含量较低时,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
化学合成过程 自从1900年分离出卡宾达树皮后,药物工作者们一直对卡宾达树皮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943年确定了其结构式的立体构型[3],并明确了其降解途径。WoodWard首先于1958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卡宾达树皮,在此之后,不断有人对此合成路线进行了改进,其中在工业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主要有以下3条路线:
第一条:Szantay and Co-Worker’s Synthesis of Yohimbine第二条:Stork-Darling Synthesis of Yohimbine第三条:Kametani total Synthesis of Yohimbine以上3条合成路线各有所长。第一条合成路线采用催化还原法,原料易得,步骤较短,缺点是产物不纯;第二条合成路线采用动力的手段,先低温控制氧化还原,可以得到更加稳定的3a-H的立体构型;第三条合成路线采用催合反应制成关键中间体,再采用催化氧化的方法得到产物,收率较高,但原料不易得。
目前,国外产家大部分原料还是应用化学方法合成,价格较为昂贵。我国的产家如成都制药二厂等产家的原料,均从国外进口。如能利用我国资源优势,仅Ra
卡宾达树皮物的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