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一
5月5日晚,Y县县医院感染科转入1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患者王××,男,45岁,商人。家住Y县A镇B小区。王某5月4日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咳嗽症状,遂前往A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就诊,院方以“发热待查”收治入院,予以抗感染治第十八页,共107页。
背景四
Y县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县专家组(包括临床、流行病学专家等)进行会诊。疾控机构需前往现场进一步核实调查和处置。
第十九页,共107页。
问题 8
作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队伍,出发到现场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第二十页,共107页。
问题8 参考答案
⑴应急队伍待命,同时个人的防护用品准备。
⑵准备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调查表格。
⑶采样设备及相应的采样试剂。
⑷医院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移动电话、照相机、车辆、消毒用品等。
第二十一页,共107页。
背景五
县疾控中心遂派出应急队伍前往流调。
第二十二页,共107页。
问题 9
请问,作为疾控机构到医疗机构开展病例调查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第二十三页,共107页。
问题9 参考答案
⑴调查前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需要进行医疗机构调查的请示,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医疗机构(亦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直接和医疗机构协调)。
⑵做好调查前的准备。调查队伍的组建、调查表格、防护用品、采样设备及相应的采样试剂等。与医疗机构协商有关事项(到达时间、需要哪些人员部门协助)。
⑶到达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机构相关领导或部门(院领导、医院办公室、防保科等),找到疫情报告人、病例的主治(诊)医师,初步了解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情况。
第二十四页,共107页。
问题9 参考答案(续)
⑷查阅病历,对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病情进展、临床表现、治疗及效果、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情况详细了解、记录。
⑸调查人员按照防护级别进行着装。
⑹采集样本。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现场调查的情况、对疾病的初步判断等采集相应的标本供实验室监测。
⑺调查完毕,按照区域划分脱下防护服,消毒,进入清洁区。
第二十五页,共107页。
问题9 参考答案(续)
⑻对调查中涉及的临床方面的问题,应及时询问主治医师。应查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了解医疗机构收治同类病例的情况。
⑼对疫情进行初步判断,考虑为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应调查接触患者的医护及陪同人员有无发病,并登记接触人员接触的情况(时间、距离、频度),便于据此进行分类并采取分级管理。。
⑽向医院领导或相关部门交待注意事项。
第二十六页,共107页。
背景六
11:00Y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人员到达Y县县医院做好相关交接后,准备进入隔离区对病例王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
第二十七页,共107页。
问题 10
调查及采样人员对接触病例应该按何种防护级别着装?该级别着装具体要求是什么?
第二十八页,共107页。
问题10 参考答案
对于原因不明的散发疾病,可按照加强级防护标准进行。具体要求为: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及N95口罩,戴乳胶手套、穿鞋套。
第二十九页,共107页。
问题 11
进入疫点防护服的穿脱顺序是什么?
在那个区域进行脱防护服?
第三十页,共107页。
问题11 参考答案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1) 洗手或手消毒,穿工作服;
(2)戴一次性隔离帽: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3) 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4) 穿连体防护服;
(5)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6)穿防护鞋(胶鞋)或一次性鞋套;
(7)戴乳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第三十一页,共107页。
2010年泉州CDC演练加强防护着装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1、戴N95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
2、戴工作帽。
3、穿连体防护服,按要求扎紧领口带。
4、戴防护眼镜。
5、穿一次性脚套。
6、戴 一次性橡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里面。
7、戴橡胶医用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防护用品顺序
1、戴着手套在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洗。
2、取下防护风镜浸入含氯消毒剂中。
3、脱掉防护服、一次性脚套和外层橡胶医用手套。脱防护服时,注意不要让防护服的外表面污染身体表面。
4、脱工作帽。
5、脱N95口罩。
6、脱一次性橡胶手套。
7、用碘伏擦手消毒。
8、用电位酸化水漱口消毒。
第三十二页,共107页。
问题11 参考答案(续)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