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细说文字》---读书笔记.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细说文字》--- 读书笔记最近喜欢上了翻阅《细说汉字》这本书, 总想翻阅所熟悉和所喜欢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因为我知道, 凡解释一字, 就是作一部文化史。这是一本介绍汉字基本知识的通俗读物。书中以 1000 个有代表性的常用汉字为例,分别说明了它们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书、简化字演变的; 通过形体分析, 解释了每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 还以古代诗文中的例句为证, 讲述了每个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对某些易认错、读错、用错的字, 分别从形、音、义等方面作出比较, 指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错方法。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阅读时, 我发现“汉字概说”的章节里, 汉字的创造者并非仓颉, 而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所创造;汉字的产生距今已有 6000 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的结构离不开“六书”之说;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 3000 年的历史,分为七个阶段……经过阅读,由衷感悟到中国汉字是最美的。难怪在 2008 年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采用汉字拼图等方式,呈现了不同阶段的“和”字, 使中国的汉字的大放异彩。读书后, 发现书中有许多字义消失的字, 它们原字义是什么?现在的字义又有几个?不由引起我的好奇, 开始细读并熟记, 快和我一起来赏析。“七”字本义为象形字。这个“七”字本义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是横刀一切、竖刀一切的样子,有点像现在的“十”字。②是金文的形体, 和甲骨文相同。③是小篆的写法。④是楷书的写法。《说文》:“七,阳之正也。”其实,这并非“七”字的本义。“七”的本义为“切”,但是,到后世被借为数字用了,如《庄子· 应帝王》: “人皆有七窍。”古代还曾把“七”作为一种文体, 比较有名的是“七体”,如曹植的《七启》,张衡的《七辩》等。“丙”字本义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有点像鱼尾的样子。②是金文的形体。③是小篆的写法。④是楷书的写法。《说文》:“丙, 位南方。”这是以天干配五方的说法, 而并非“丙”字的本义。如今,“丙”字的本义早已消失,被借为天干的第三位, 处在“甲乙”之后,比如“丙夜”指“三更”,就是夜半的时候。“亚”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像古代的火塘之形。原始社会有祀火之俗, 在室中央挖一个类似十字形状的土坑, 在其中点上火, 昼夜不灭。②是金文的形体, 其结构基本上同于甲骨文, 但坑体显得宽大一些。③是小篆, 与金文相似。④是楷书的写法。⑤是简化字。“亚”字当“火塘”讲的本义, 随着风俗习惯的改变以完全消失。而“亚”字的假借义是当“第二”或“次一等”讲, 比如次于“冠军”的称为“亚军”。“乙”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弯曲之形状像肠子。②是金文。③是小篆。④是楷书的写法,其形体变化不大。“乙”字的本义为鱼肠, 但这个本义到后世根本不用了。我们读《史记· 滑稽列传》时,会见到这样几句话:“从上方读之,止,辙乙其处。”这个“乙”是指画“乙”字形状的符号,是旧时读书时标志暂停的地方。所以,今天的编辑同志要在文章中勾进增补的字,也常称为“涂乙”。至于天下第二位的“乙”字那是个假借字问题,与“乙”字的原义无关。“匕”字是象形字。甲骨文①是面朝右而侧立的人形。②是金文的写法,仍然像人形。③是小篆的形体,颇像“比”字的一半,也是“人”的形象。④为

《细说文字》---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llzaxwb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16-08-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