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word
1 / 45
word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39年6月,林如此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X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5)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根底。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6月,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6.《辛丑条约》
(1)①内容:①经济:赔款某某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外交: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word
word
5 / 45
word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某某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word
word
33 / 33
word
(1)孙某某早年革命活动:1894年,孙某某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同年11月,孙某某在檀香山成立
word
word
8 / 45
word
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1895年,孙某某准备在某某发动武装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3)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了孙某某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孙某某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某某义〞。三某某义成为孙某某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
(1)1910年,孙某某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某某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革命在某某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某某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意义: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某某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中华民国的创建
(1)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某某集会,选举孙某某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某某在某某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某某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某某领导的资产阶级某某革命的重要成果。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完毕。2月13日,孙某某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某某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不肯南下,迫使某某参议院同意他在就职。3月,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某某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某某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某某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某某某某制度和某某自由原如此,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二次革命: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某某火车站遇刺身亡。孙某某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2)袁世凯复辟帝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3)护国战争:孙某某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某某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某某宣告独立,组织
word
word
9 / 45
word
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知识点总结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