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执竿入城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熟悉体裁,了解寓言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小故事 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小故事,大道理)
追问: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拔苗助长
寓言:
第1页/共16页
第一页,共17页。
一、熟悉体裁,了解寓言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小故事 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小故事,大道理)
追问: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拔苗助长
寓言:
第1页/共16页
第一页,共17页。
题目解析:
执竿入城:
执:
拿的意思。
竿:
竹竿。
入:
进入。
城:
城门。
拿着竹竿进城门。
第2页/共16页
第二页,共17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朗读课文,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这则寓言
讲述了一个什么小故事。
学法小贴士:
1.(1)朗读时请用普通话;
(2)朗读注意节奏;
(3)要注意语速(声音的快慢),
注意语调(声音的高低);
(4)朗读时还要读出感情。
2. 复述故事,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和发生在
主人公身上的事情。
第3页/共16页
第三页,共17页。
三、疏通句子,掌握大意
古时候,有一个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门。他一开始是竖着拿,但是竹竿比城门还高,怎么也进不去;
第4页/共16页
第四页,共17页。
后来又横着拿,还是进不去。
第5页/共16页
第五页,共17页。
思考:
那人采用了哪些方式进城门?为什么进不去?
试一试,你能行!
第6页/共16页
第六页,共17页。
正在他发愁的时候。
你为什么不用锯把它从中间截断呢?
第7页/共16页
第七页,共17页。
于是他就依照老头儿说的,把竹竿从中截断。
第8页/共16页
第八页,共17页。
高高兴兴地进城了。
第9页/共16页
第九页,共17页。
四、深入课文,分析人物
再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鲁人和
老者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从他们身上
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第10页/共16页
第十页,共17页。
自以为是,不经过思考,只相信别人的片面经验,照搬照做的人。
好为人师,自作聪明
的经验主义者。
鲁 人
老 者
第11页/共16页
第十一页,共17页。
这则寓言通过一位鲁人执竿入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多动脑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动不动就去问别人。能主动帮助人是对的,但不能好为人师,反而坏事。
小故事,大道理
第12页/共16页
第十二页,共17页。
一根长竹竿截断后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想一想
第13页/共16页
第十三页,共17页。
才艺展示
五、我会讲故事
1
2
3
4
第14页/共16页
第十四页,共17页。
课后作业: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1、回家后将今天学的这则寓言故事讲给你的弟弟妹妹或父母听。
2、熟读课文后,完成同步练习。
第15页/共16页
第十五页,共1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6页/共16页
第十六页,共17页。
内容总结
一、熟悉体裁,了解寓言。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第1页/共16页。1.(1)朗读时请用普通话。(3)要注意语速(声音的快慢),。2. 复述故事,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和发生在。他一开始是竖着拿,但是竹竿比城门还高,怎么也进不去。自以为是,不经过思考,只相信别人的片面经验,照搬照做的人。这则寓言通过一位鲁人执竿入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多动脑子,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动不动就去问别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第十七页,共17页。

执竿入城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926 KB
  • 时间2022-0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