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中学数学集合复习学问点
任一_ÎA,_ÎB,记做AB
AB,BAA=B
AB={_|_ÎA,且_ÎB}
AB={_|_ÎA,或_Î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
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韦恩图;④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①A∩(B∪C)=(A∩B)∪(A∩C)
②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n元集合的字集数:2n
真子集数:2n-1;
非空真子集数:2n-2
中学数学集合学问点归纳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给出,描述性说明:某些制定的且不同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就称为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集合是一个确定的整体,因此对集合也可以这样描述: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组成的一个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元素a属于集合A,记做a∈A;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做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_是某一详细对象,则_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状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例如A={0,1,3,4},可知0∈A,6ÎA。
第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