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怎样评价老师的教学程度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谈到有的老师教学程度高,有的老师教学程度低。那么衡量老师教学程度上下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展判断和区别。
一、低程度的老师向课后要质量,高程度的老师向课堂要质量  

类似这样课后不给学生留作业而教学成绩很高的例子很多。实际上,真正高程度的老师向课堂要质量,低程度的老师向课后要质量,靠加班加点和大量课后作业来进步教学成绩。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教学成绩一样的情况下(学生根底相当),老师的课后作业越少,教学程度越高。  
二、低程度的老师侧重教知识,高程度的老师侧重教方法  在有些老师的眼里,学生是一个需要填充东西的空桶,老师像蚂蚁搬家一样,把书上的知识运到学生的脑子里。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好的成绩,老师力求把书本上的每一句话都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把书本上的每一个练习题都练会,唯恐哪个问题没有讲到学生不明白,哪个练习题没有做到学生不会,所以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学得也很累,但考试的时候一旦不是书本上的题目,学生就没了方法,老师也只能懊悔自己没有猜到这道题。这样的老师靠题海战术拿成绩,力求穷尽所有的题目,把自己可以想到的、找到的题目都要让学生做,以为做多了总能碰上考试的题目。殊不知,知识是不能穷尽的,,,更注重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还是那句老话:“授人一渔,而不是授人一鱼”。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自己就会去学习知识,自己就会去找练习题做。知识是学不完的,但知识的规律是有限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就要让学生掌握有限的规律。知识的规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学生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课本上的练习题不必都做,书本上的话不必都讲,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也潇洒。  
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的许伟老师,在天津用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法上了一节初中数学公开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课堂上他讲的例题很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探究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和体会
“化未知为”、“化复杂为简单”的数学划归思想,让学生掌握用“代入法”和“加减法”“消元”“消次”的方法,结果一课时学生不但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连三元一次方程组、四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都会了。许老师说:我这一节课把初中整式方程的问题都讲完了,,学生思想非常活泼,学得也很轻松。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画家和牧童》,讲的是唐代大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商人称赞“画得太像了!",教书先生赞扬“画活了!",而牧童却说“牛尾画错了”。有的老师在教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诸句分析课文,力求把课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讲清楚,重点句子还要反复读、反复讲。其实这样的课文只要引导学生找规律,、故事、寓言、童话等题材的文章,都有人物或人物的化身,我把他叫作“角色",实际上这类的文章就是谈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只要把他们的关系搞清楚了,文章的构造和主题也就明白了。学生可借助纲要信号在短时间内把握课文的构造和主题。所谓纲要信号,就是用字词、数字、线条或其它符号组成各种图、表、公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