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可笑的是:“公主坟”其实无坟,“九棵树”其实无树,“苹果园”其实无园,“隆福寺”其实无寺……我曾经去过沈阳,看到一条街的名字叫“哈尔滨街”,我当时很惊异,就沿着公路始终走,可却没望见一处有关哈尔滨的特点的东西。说起来,我和这《家乡》里的一些情节还有些相像。
有一句诗:“小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古时候是小时走老时归,还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现在呢?不过十年,就可以大变样。假如古人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也唯恐作不出如此佳句了吧!终归十年不到,就可以让人迷失了路,更何况这从少年到老年的六七十年的光阴啊!
每个家乡都在沦陷,每个家乡都因整容而毁容。再过几年,这家乡还是大人们心中的家乡吗?还是我们心中的家乡吗?
《家乡》读后感800字3
看完鲁迅先生的《家乡》,我忽然觉得有些失落。鲁迅的儿时好挚友闰土,经过漫长的时间不见,竟与鲁迅存在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刚要与闰土再见面时,鲁迅是多么期盼!而使他沉在心中多年美妙的记忆又从新浮起。可见到闰土后,却发觉闰土与他疏远了,鲁迅感到特别难受,也为这个间隔而感到悲观。
我想,闰土也并没遗忘和鲁迅儿时的欢乐时间,只是他觉得不能像儿时那样“不懂事”,他们有着阶级的差异,在那时,他们有着大人们所没有的天真。细致品尝他们的话,小时候的“闰土哥”“迅哥儿”以及长大后的“闰土哥”“老爷”这其中有着多么微妙的改变啊!变的是闰土,他遗忘了童年的真诚的友情,这样,他就失去了一件珍贵的东西。
在我的抽屉里,有一张全家福,是在我五岁时候在家乡照的,在这张照片里全家都站着台阶上,唯有我一人坐在最前面坐着哭,这是多么戏剧的一幕!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小时候我在家乡,没几天就和一个小孩混熟了,当我们要去照全家福时,我想带他一起去,大人们不同意,缘由很简洁,他和我不是亲戚。但是我偏要带他去,最终我被大人们硬拉到那里,而我的伙伴也被他的父母留在家里,在照相的时候我坐着大哭,偏不站起来。于是,这一幕就被留在了相片里。后来听大人们说起这个故事,我暗自冷笑,没想到那时的我竟会这么“仗义”。
有一次,爸爸想带我去见这个儿时的伙伴,我提不起兴致,更不想去见他。过去这么久了,现在的我对于这个儿时的伙伴,早已不认得了,虽然这在我的脑海有留下几个残碎的模糊的画面,但我们也似乎有一道看不见的墙给拦住了。这比起鲁迅来,我真感到惭
《故乡》读后感大全8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