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37
市住房保障发展" 十三五" 规划
市住房和建设局
二〇一六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现状及"十二五"评价1
一、发展现状1
二、"十二五"规划实施与评价2
第二章形势与需求9
一、住房保障形势9
二、"房住房供应7066套,拆迁安置房供应11109套。
4、货币补贴发放
"十二五"期间,,其中:
〔1人才货币补贴。人才安居工程实施以来,,〔、,惠及人才约16万人;,惠及人才约2万人,共计惠及约18万人。
〔2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住房货币补贴。全市户籍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应保尽保,。
5、资金安排
"十二五"期间,全市已安排保障性住房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89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20亿元,;引入社会投资468亿元,,占已完成投资总额约66%。
6、土地供应
"十二五"期间,,,。
3 / 52
7、棚户区改造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5246户〔套,占《省棚户区改造规划〔2014-2017年》〔粤建保〔2014〕120号总任务10789户〔%。
8、住房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住房保障坚持"法制先行",积极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已基本形成以《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关于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的决定》〔深发〔2010〕5号、《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纲要》〔深府〔2012〕145号为核心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也出台了若干配套规章和规性文件,包括:《市人才安居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73号、《关于加快发展产业配套住房的意见》〔深府办〔2013〕4号、《市安居型商品房轮候与配售办法》〔深建规〔2012〕10号、《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与配租暂行办法》〔深建规〔2013〕10号、《市公共租赁住房置换管理办法〔试行》〔深建字〔2014〕113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府2010〔176〕号等。
〔二"十二五"评价
1、实施成效
〔1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规模创历史新高。"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开工、竣工、供应以及完成投资等指标分别是"十一五"、5倍、10倍、。
〔2住房保障土地和资金瓶颈得以有效破解。"十二五"期间,
4 / 52
我市在新增供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更新配建、地铁及公交枢纽上盖、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产业配套建设、存量住房筹集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和住房,有效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同时,通过安居型商品房用地招拍挂、政府项目施工总承包、BT、BOT等方式,大力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实现我市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
〔3人才安居工作大幅扩面。人才安居工程实施以来,〔,面向重点企业定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18812套,人才安居工程惠及约24万名人才。
〔4住房保障围逐步延伸至非户籍人口。"十二五"期间,部分非户籍人口已纳入我市住房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点企业可以将定向配租配售房源面向本单位非户籍住房困难人才出租,二是取消公共租赁住房共同申请人的户籍限制。
〔5诚信申报、轮候分配,保障性住房租售工作提质提效。"十二五"期间,我市率先全国建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实行居民"诚信申报",政府"资格后审"、"动态核查",保障性住房"轮候分配"、"租售分配"效率大幅提高,行政管理成本明显降低,保障性住房分配和以需定建机制基本形成。
〔6保障性住房封闭流转机制改革初见成效。20XX,我市公共租赁住房同城异地置换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公共租赁住房在全市围承租家庭之间的自由置换和部流转,通过疏堵结合有效缓解公共租赁住房违规转租转借问题
6 / 52
,促进了公共租赁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共有16747套公租房进入同城异地置换平台,1533户家庭申请,76户家庭完成住房置换。
〔7绿色建筑标准及住宅产业化推进实施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选取龙悦居三期作为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获得"2015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梅山苑二期7号楼、朗侨峰居项目采用钢结构CCA 板灌浆墙体的工艺技术;选取监狱保障房项目作为保障房标准图集试点,尝试运用BIM
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