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世说新语》二则.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小学)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 备课人: 陈灿灿 2019 年 9 月
课题
8 《世说新语》二那么 (共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学习时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读懂文意并背诵课文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太傅快乐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快乐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目的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和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较“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盐”却是惨重的颗粒,缺乏美感。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非常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说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四、想象拓展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如: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同点评。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别人约定。假设有一天,你和同学约定星期天上午九点到公园玩,可是到了时间他还不来,你会怎么做?(请1~2名学生作答)古人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太丘和友期行》,看看古人是如何处理和人约定的事情的。
二、教学新课
目的导学一:初读课文,疏通文义
1、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明确:陈太丘/和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和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和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

《世说新语》二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racyx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