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d...
...wd...
向上,该层全部柱、剪力墙、斜撑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竖向连续:构造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穿。
◇楼层质量:质量沿高度宜均匀分布,。
◆水平位移验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1/1000;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构造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1/120。
◆舒适度要求:楼盖构造应具有适宜的舒适度。楼盖构造的竖向振动频率不宜小于3Hz,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不应超过表2的限值。楼盖构造竖向振动加速度可按?高规?附录A计算。
表2 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限值
人员活动环境
峰值加速度限值(m/s2)
竖向自振频率不大于2Hz
竖向自振频率不小于4Hz
住宅、办公


商场及室内连廊


注:楼盖构造竖向自振频率为2Hz~4Hz时,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线性插值选取。
◆伸缩缝
1、最大间距:现浇45m,装配65m。抗震设计时,伸缩缝的宽度均应符合下文中关于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2、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构造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位于气候枯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构造,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3、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构造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①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wd...
...wd...
...wd...
②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⑧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天后浇筑;
④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参加适宜的外加剂;
⑤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局部预应力构造。
◆防震缝
l、最小宽度:按框架构造的50%取用,但不应小于100mm。〔框架构造防震缝最小宽度规定为: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宜加宽20mm。〕
2、防震缝两侧构造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构造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3、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根底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4、当相邻构造的根底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5、构造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那么应采取可靠措施。
二、墙体布置
◆剪力墙构造应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剪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新规范6、7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d433
  • 文件大小93 KB
  • 时间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