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ppt《资本论》选读《资本论》简介?《资本论》全书共四卷, 4690 多页, 300 多万字。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了将近 50年的时间出版了三卷,后人又断断续续花了 70 年时间才出完四卷。我们一般看到的是三卷,长达 2465 页,近 180 万字。在校期间读完,特别是用较少的课时讲完,十分困难, 因此,我们用的是《资本论》的节选本。《资本论》简介一、《资本论》的写作过程 1、马克思为什么要研究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论》的关系。 3、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资本论》的传播 1、《资本论》在全世界的传播。 140 多种版本,千年风云人物、千年伟人。 2、《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蔡尔康、梁启超、马君武、朱执信、李大钊、陈启修、王慎明、潘东舟、吴半农、郭大力、王亚南等。《资本论》简介?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1、《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政治经济学著作,同时,它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运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 2、《资本论》仍然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3、《资本论》发展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资本论》是一部“资本主义灭亡论”。主要内容: 一个基础: 劳动价值论。三个过程: 即资本的生产、流通、分配过程。一个中心: 即全书紧紧围绕剩余价值这个中心展开。三条线索: 即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这是所有制的基本特征, 它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全部性质的基础;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它决定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十大原理: 第一卷: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第二卷:循环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三卷:产业利润理论、商业利润理论、借贷利息理论、地租理论、总论。一个结论: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论》简介?资本论的结构《资本论》一共四卷。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剩余价值的理论史。《资本论》简介?怎样学习《资本论》 1 、认真阅读原著。 2、理论联系实际。第一版序言?第一版序言写于 1867 年,共 14段,说明了五个问题: ?1、指出《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关系。?1843 年起马克思开始搜集资料研究政治经济学,计划写一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即《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计划出 6分册: 《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资本》出版了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 马克思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决定撰写《资本论》。?2、指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必须用抽象法。所谓抽象法,就是从具体的现象中抽出事物的本质。第一版序言?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的生产方式是指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目的: 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资产阶级阻碍科学的研究。?5、预告《资本论》分卷出版计划及其内容。第一版序言原著选读?1现在我把这部著作的第一卷交给读者。这部著作是我1 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相隔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我的工作。??2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第一章中。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联贯和完整,叙述方式也改进了。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前书只是略略提到的许多论点,这里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相反地,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关于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历史的部分,现在自然完全删去了。但是前书的读者可以在本书第一章的注释中, 找到有关这两种理论的历史的新材料。
《资本论》选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