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战后美国大发展,西部南部更耀眼。七十年代闹危机,美国经济遭打击。九十年代发展快,美国进入新时代。战后西欧经困难,依靠美援得发展。欧盟成立九三年,资源共享利发展。五十年代日崛起,发展速度数第一。科技立国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政府要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苏联的解体?赫鲁晓夫改革?苏联的解体 1.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2. 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为什么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3.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一、赫鲁晓夫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 ? 原因:改革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和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深思熟虑和反复试验;赫鲁晓夫个人性格存在着独断专横、急于求成的毛病。 3.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后果: 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在 1956 年2月主持召开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会上,赫鲁晓夫抛出“三和”(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路线,并在所谓“反对个人迷信”的幌子下大反斯大林,推行一系列路线。 1958 年底,赫鲁晓夫又担任了苏联部长议会主席的职位。 1959 年他通过苏共“二十一大”进一步自己的改革政策,清洗老布尔什维克。 1960 年他片面撕毁苏联与中国签订的几百个协议和合同,撤走在中国的全部专家。 1961 年苏共召开“二十二大”,赫鲁晓夫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方针与政策。 1963 年,在赫鲁晓夫大肆反华的同时,苏联与美、英签订了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在 1956 年2月主持召开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会上,赫鲁晓夫抛出“三和”(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路线,并在所谓“反对个人迷信”的幌子下大反斯大林,推行一系列路线。 1958 年底,赫鲁晓夫又担任了苏联部长议会主席的职位。 1959 年他通过苏共“二十一大”进一步自己的改革政策,清洗老布尔什维克。 1960 年他片面撕毁苏联与中国签订的几百个协议和合同,撤走在中国的全部专家。 1961 年苏共召开“二十二大”,赫鲁晓夫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方针与政策。 1963 年,在赫鲁晓夫大肆反华的同时,苏联与美、英签订了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历史。 1956 年3月 17日晚,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 “现在全世界都在议论,我们也要议论。现在看来,至少可以推出两点: 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漏子。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说他捅了漏子,就是讲,他做这个秘密报告,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 都有严重错误。”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044324210
  • 文件大小1.73 MB
  • 时间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