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溴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条件探究.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溴乙烷消去反响的实验条件探究
以反响的机理入手,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从反响物的剂量、加热速率、反响温度及不同碱的影响等方面对溴乙烷消去反响实验进展了探究。
普通高中各版本的新课标化学教材——-《有机化学根底》(选修)均涉及了溴乙溴乙烷消去反响的实验条件探究
以反响的机理入手,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从反响物的剂量、加热速率、反响温度及不同碱的影响等方面对溴乙烷消去反响实验进展了探究。
普通高中各版本的新课标化学教材——-《有机化学根底》(选修)均涉及了溴乙烷和KOH(或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的反响,但很多老师反映难以成功,也有些老师因省去了气体的水洗装置,或是因为水洗不充分,也能致使混合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中)褪色,从而以为实验获得了成功。由此笔者对该实验进展多方面的研究,找到了适宜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
1反响机理
大学教材《有机化学》[1]中指出,卤代烃的消除反响(高中教材称之为消去反响)属于双分子消除反响(E2),它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响(SN2)很相似,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SN2反响中亲核试剂进攻是α-碳原子,而在E2反响中亲核试剂进攻的是β—氢原子。因此,消除反响和取代反响是互相竞争、互相伴随发生的。
在该教材的第207页表达了卤代烃的消除反响和取代反响的影响因素,指出反响物中α—碳支链增多、亲核试剂的碱性增强、升高温度、弱极性溶剂等均有利于消除反响的进展。从构造来看,溴乙烷容易发生取代反响而不易发生消除反响,在《根底有机化学》
[2]中提到,溴乙烷于55℃时,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响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除反响产物仅为1%.
由此可知,溴乙烷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发生的主要是取代反响,消去反响的比例很小,因此要从反响温度、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浓度及反响物的充分利用上,进步乙烯的产量.
2实验探究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从不同种类碱的影响、加热升温的速度、反响的温度等方面对该实验进展反复研究的根底上,设计了如下的装置(图1).
和教材相比,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作进一步改进:
①用较长的导气管,以增加冷凝回流的效果;
②快速加热反响物(调大酒精灯火焰),加快反响速率,同时减少消去反响发生之前溴乙烷的挥发;
③增加反响物剂量。溴乙烷和乙醇的体积1∶3,溴乙烷15 mL,无水乙醇45 mL,氢氧化钾固体21。42g(在沸腾时恰好饱和)。有研究者[3]曾测试过沸腾时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沸点及该温度下的溶解度: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沸点为116℃, g/100 mL乙醇;而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沸点仅为85℃, g/100 mL乙醇。因此,用氢氧化钾比氢氧化钠效果要好,适当增加氢氧化钾乙醇饱和溶液的量,有利于进步反响体系的共沸温度。
本实验所用药品:酸性高锰酸钾浓度0。01%,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无水乙醇、溴乙烷均为分析纯。
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表1所示:
(*说明:试管1~7各均为3 mL %的酸性高锰酸钾,当一支试管中溶液完全褪色后,更换另一试管。)
现象分析和结论:
①上述实验条件下,溴乙烷需80℃以上才能发生明显的消去反响,从酸性高锰酸钾的褪色速度看,比较适宜的反响温度大致为90℃~

溴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条件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2-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