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罗恩病误诊率【克罗恩病两次误诊误治1例】.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克罗恩病误诊率【克罗恩病两次误诊误治 1 例】
患者,女, 36 岁。 2007 年 5 月 20 日因 “发热、右下腹疼两天 ”,收入埠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查体: T ℃,P 86 次/ 分, R 20
克罗恩病误诊率【克罗恩病两次误诊误治 1 例】
患者,女, 36 岁。 2007 年 5 月 20 日因 “发热、右下腹疼两天 ”,收入埠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查体: T ℃,P 86 次/ 分, R 20 次/分,BP 100/60mmhg 青年女性,急性面容,神志清,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 86 次/ 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
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右下腹 (阑尾区 )压痛、反跳痛 (+-) 余 (-) 。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
×1012/L,血红蛋白 110g/L ,白细 ×109/L,中性 ,淋巴 ,大便常规:黏液便白细胞少许, 潜血阴性;尿常规:正常;腹部彩超:阑尾轻度水肿,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在外科行 “阑尾摘除术 ”。术后给予 “菌必治、甲硝唑、地
塞米松 ”静脉点滴防治感染,术后腹痛消失,于第 7 天,切口 Ⅰ级愈合出院。出院 1 周后,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疼,伴腹泻、低热,每天腹泻 3~5 次,呈黏液便,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在社区卫生院按 “手术后肠粘连、 肠炎 ”给“予菌必治、 左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治疗,症状很快好转,但腹痛、腹泻,反复发作。 2007 年 11 月 5 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到市医院就诊,查体:
℃,P 100 次/ 分, R 20 次/ 分, BP 110/70mmhg 青年女性,慢性消耗病容, 心肺 (-) ,腹胀、腹肌紧张,右下腹可触及 3× ×4大小的包块,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肠鸣音亢进,右下腹 (阑尾区 )压痛、
反跳痛 (+-) 余(-) 。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 × 1012/L血红蛋白 90g/L ,白细胞 ×109/L,中性 淋巴 ,大便常规:黏液便白细胞少许 OB(+-) ,潜血阳性;尿常规:正常;腹部彩超:右下腹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 ①肠梗阻; ②结肠肿瘤,住消化外科,急诊行剖腹探查及包块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炎症息肉,住院两周出院。
出院后,患者出现间歇性腹痛、腹泻, 1~3 次/ 日,大便呈黏液便,余饮食受凉无关联,在村卫生室给予抗炎治疗。 但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体质及劳动能力逐渐下降, 在社区医生的建议下, 2008 年 3
月 5 日到省级医院就诊。 请多个消化科专家会诊, 经过多次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理结果示:非干酪性肉芽肿, 最终确诊为 “克罗恩病”给予 “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及免疫制剂:硫唑嘌呤

克罗恩病误诊率【克罗恩病两次误诊误治1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振中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