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docx厦门大学
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生命科学导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s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第一、第二学期
学分/周学时
1学分/2学时每周
动物细胞 ;
。
5) 分子生物学转基因细菌的蓝白筛选。
6) 野外观察 野外鸟类观察、滨海滩涂底栖动物采集和观察和校园植物观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涉及理科、工科与文科众多专业。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 景和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上将理、工科非生物专业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授课时间分别安排在 不同的学期进行,并在授课内容设置上做适当的处理。
教师分组并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教学:根据最近几年厦门大学每学期“生命科学导论”选课 学生人数多在500人左右的特点,将学生分为4〜5个大班,进行大班教学。根据教师从事的学科领 域及其特长,由2〜3位教师组合为一个专题组,将课程的内容合并为10〜12专题(根据当时的热点 问题确定具体的讲座题目)进行授课。专题讲座形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时间紧凑、主题明确、内 容集中,能够保证信息的传达。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由我们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科 学导论》教材,并采用每个专题组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改革考试方法:为了达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思维创新和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 同时也要兼顾基本知识的普及,我们将考试重点放在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养成等方面进行 考核,客观题仅占考试内容的小部分。即客观题占40% (基本知识掌握),主观简答题占60% (思 维创新和分析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新闻事件的能力)。这样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让 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我们还特意安排一些让学生自 主设计的实验内容,如生物浸提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此外,采取尽可能多地走出实验室,带学生 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的方式教学,如进行湿地鸟类观察、海滨无脊椎动物采集和观察等,加深学生 认识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2) 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和动画演示。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使得单位 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大、网上资源丰富并使知识的获得和更新速度加快。
3) 基本要求:
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应结合教师课堂讲述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三、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章/节/讲
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第1讲
细胞与细胞工程——细胞的衰
老与死亡
细胞的基本结构特征。动物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 理及其应用。干细胞研究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2学时
第2讲
基因与基因工程一一基因技术 与人类社会
基因的概念,基因学说的发展过程及基因工程的原理; 人类基因组计划,现代基因技术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 的影响。
2学时
第3讲
致病微生物与传染性疾病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 病的基本规律,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 施;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危害的几种传染病。
2学时
第4讲 营养与健康
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及其功能;食物的营养价值和 平衡膳食的调配原则。大学生阶段的
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