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docx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第一章 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
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 ,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劳作学校运动
德国教育家乔治 凯兴斯泰纳倡导和推动的教育改革运动,在吸取欧洲“新教育”和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
精神基础上,主张建立与“书本学校”相对的劳作学校,是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又能使
学生的“内心”培植出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
四、简答题
1、职业教育有哪些一般规律?
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 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 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
心理发展的规律。
2、劳作学校有哪些办学特点?
在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劳作学校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它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展儿童的全部精神生活,发展儿童的能力。
在教育方法方面,重视让学生在“亲身观察”、“亲身经验”中去获得知识。
在课程改革方面,把手工劳作教育看成一门科学,大量删减读、写、算、历史、地理、文学语言等科的知识,重视学生的手工劳动课和体育课。
3、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人们认识到有关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批判传统的以人文科学为主的教育,从改革旧教育入手,主张在学校中开设有关生产劳动的课程,进而发展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少数学校进行了相关改革实验。这一阶段对职业教育问题的观察论述大多是经验描述,缺少理论分析和概括。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改革旧教育、增加与生产劳动有关的课程、宣传劳动知识技能教育重要性等问题上,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理想主义色彩浓厚。
4、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世纪末期至二次大战是职业教育学的确立期,在这一阶段,伴随职业学校教育制度化,对职业教育现象的研究成为专门领域,其范围涉及职业教育体系、目的、内容、方法、人员、管理等方面,其认识从感性、经验层次上升为理性、本质层次,逐渐形成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受历史的局限,这一时期的研究对一些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尚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研究方法也需要多样化、现代化。
5、职业教育学的完善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世界各国出现兴办和研究职业教育热潮,出版了一批职业教育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和借鉴,职业教
育理论出现国际化趋势。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多种职业教育理论相互借鉴争鸣,学术空气逐渐浓厚。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劳动科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广泛采用实验、实证等研
究方法,结论科学性增强。
五、论述题
1、简述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在对职业教育涵义的理解上, 杜威认为职业并不仅限于是一种谋生手段, 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4
精品文档
用利益”而进行的职业教育。
在教学方面,杜威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认为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
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认为应教学生去“做”,而不是
去“学”。
在课程设置上,杜威主张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职业学校的课程编定
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设置要服务于职业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职后就业能力、艺术能力、特
殊的科学能力、良好的公民品德的发展等多方面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简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方针是社会化和科学化。
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关于职业教育道德理论。黄炎培主张敬业乐群,劳工神圣。
关于职业指导工作,黄炎培提出职业指导的中心是适应“社会分工”和“人类个性”需要。
六、运用题
1、有人说,不学习职业教育学照样能在职业学校当好老师,照样能办好职业学校,请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2、查找资料,了解当前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第二章 职业教育概念的演变
一、概念题
教育是一切有目的培养人活动的总称。教育是以一定社会为背景,以传递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性的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一定的
社会和阶级,总是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
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