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1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修改稿)一、“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发展回顾(一)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产值、增加值:“十一五”期间,,%,比“十五”%。,突破了2500亿元目标;,“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保持7%以上。利税及实现利润总额:“十一五”期间,,,,。“十一五”,比“十五”,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做出重要贡献。从业人员:2010年全社会建筑业从业人员250万人,%,其中农民工占90%左右。(二)建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专业门类日趋齐全“十一五”末全省建筑业企业近8596家,%,%,%,施工专业范围已延伸到50多个门类。全省二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从“十五”末的%%,其中特级企业10家、一级企业190家,一级以上企业数是“十五”。勘察设计单位1176家、园林绿化单位家、工程监理企业309家、招标代理机构242家、造价咨询单位334家、工程检测单位304家。培育发展了特色专业企业,钢结构、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防腐保温、建筑装饰装修等一批专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市场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我省建筑业企业开拓省外市场效果显著。全省有多家建筑业企业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粤、赣、沪、鄂、京为重点的区域性市场已经形成,一批民营企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全省已有家建筑业企业获得对外承包经营权,并在房建、市政、电力、交通等工程项目上取得进展和突破。2(三)企业改革改制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9月20日,省政府召开了建筑业发展大会,出台了相关文件,全面部署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增大”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3%,位居西部地区第一位,进入全国建筑强省行列,使建筑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支撑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重要产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重组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外资参与国有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积极支持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企业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国有产权出售、股份制改制、引进投资等多种途径,实现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多元化,促进国有资本有序退出。2010年基本完成建筑业全行业改制。通过股份制改造、合并、兼并、重组等方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转换经营机制,改革改制步伐加快,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老国有企业先后完成民营化改制;一批改制的民营企业活力大大增强,快速发展。建筑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四)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省建设厅制定了规范招投标行政监督、投诉处理、评标专家、清理拖欠工程款、信用档案等规范性文件。招投标投诉下降,市场秩序有所好转。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制定《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引》。理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修订《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全面修编建筑、装饰装修、市政、园林等工程消耗量定额,改进材料信息价发布,完善计价依据,引导合理计价。制定《加强招标工程造价监督管理规定》,强化招投标计价行为监管。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及其执业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初步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不断完善。以清理政府投资拖欠项目为重点,抓住交通、教育等项目难点,分类指导,采取通报、督查、组织甲乙双方协调等措施,逐一解决。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研究建立防止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截止2009年底,已清欠亿元,清欠比例%。其中政府投资项目清欠亿元,清欠比例%;房地产和其他社会项目清欠亿元,清欠比例%,完成国务院和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3(五)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保持平稳。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紧紧围绕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以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为核心,注重规章制度建设,严肃事故查处,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对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实行“约谈制”,发生事故一起,检查一片,通过举一反三,督促加强整改措施。五年来,省建设厅共吊
四川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