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浅谈
欧阳宇峻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
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浅谈
欧阳宇峻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诗词歌赋中饱含着丰富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的存在使得歌赋从集体性开始了个人化的独特转变。在屈原的作品中却能够深入的解读屈原心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主要分析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
关键词:屈原;音乐美学思想;分析
屈原,闻名于世的战国时期出国爱国主义诗人,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以诗人之名被千古流传的第一人。屈原的诗词歌赋中饱含着丰富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的存在使得歌赋从集体性开始了个人化的独特转变。从屈原《离骚》、《九歌》等诸多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其这些绝佳之作与楚地当时的音乐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并且通过对屈原作品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走进这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同时对于我们了解楚时的音乐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价值的。不过从历史的进程来看,我们深表遗憾的是屈原在诸多诗作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其对于音乐的直接评述,不过我们在屈原的作品中却能够深入的解读屈原心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一、屈原音乐美学思想中的“音本太一”
其实诸多学者在对屈原诗词的研究中都发现了音乐美学的蛛丝马迹。其中《九歌》是配合《韶》的乐歌而存在的,这在学者之中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而《离骚》一诗中,黄伯思表示其中大量的记录了楚国当地的乐歌。而且屈原在其他作品中还有用到诸如
“乱”、“少歌”等音乐领域的术语,所以这些作品也被后世学者定义为是乐歌或者歌诗。其实就我国古代的文学领域的文化共通性来看,诗与乐是始终都是相依相伴的,而纵观屈原的诗辞与乐章的统一性来看,将屈原的诗词看作是乐诗并不为过。以《天问》的创作我们能够看出,在屈原的眼中,音乐应该是本于“太一”,而化于“阴阳”的。作者通过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的提出,以天文地理,宇宙万物为思考元素,深入的探究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历史变革,而此时的屈原正处于放逐之时,彷徨于丘泽之间,自然对天地万物有所感触,所以诗人借其对自然规律的感悟而创作出《天问》之作,旨在寻求宇宙本源,看见天地真理。《天问》之中《东皇太一》为乐歌之首,太一者,东皇也,阴阳混沌之间,天地真理自然呈现,所以屈原的乐诗中往往呈现出一种道化自然的趋势,并且以混沌为媒,阴阳相守,这就是屈原眼中音乐的本源美感。
二、屈原音乐美学思想中的“雅俗共赏”
其实对于古代文人来讲,诗词歌赋皆有雅俗之分,特别是楚国虽因地理之势而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北方中原的文化形态,但是面临着泱泱华夏主流儒家文化的入侵,即便是已经成型的南楚巫文化也无法抵挡,所以在当时楚国上下,《诗经》是流传甚广的。而屈原本身作为贵族阶层,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是必然的,所以对于屈原来说在儒家与楚地两种文化的磨合下使得屈原的文字乐章中有了一种文化的兼容性,而这种兼容性就表现在屈原乐诗中以《韶》为首高雅的可以用来祭神拜天的乐章,同时又能够降俗于世,用于民间
屈原的音乐美学思想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