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安顺市第五中学地理小课题
?初中地理课堂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开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张荣
成员:黄鲲、鄢志兰、郭虹、胡绪祥、何静
安顺市第五中学地理小课题
?初中地理课堂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不断完善操作方法,从中探索出更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第 4 页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充分认识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
〔1〕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地图、认识地图。
〔2〕七年级的教学中,在学生初学地理时,放慢讲课的速度,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到地图上,通过反复找反复看,逐渐使学生明白学习地理是离不开地图的。
2.努力激发学生观察地图的兴趣性。
〔1〕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第一堂地理课时,让学生看地图分别找出亚洲、中国、贵州省及安顺市的位置。这些简单的查阅,拉近了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意在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
〔2〕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查阅相关地图,制作路线规划图。使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把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3.培养学生自觉阅读地图的习惯。
古人用“左书右图〞来说明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地图就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就像学语文离不开字典一样,学习的时候要随时放在身边,以便随时查阅。课堂上、复习预习时,要求学生左边放图,右边放书。
4.教会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
〔1〕以形记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找到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
〔2〕重点观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图例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析图的“切入点〞。
〔3〕比照识记。某些地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作
第 6 页
比拟,“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归纳出它们的一样点与不同点,从而使学生掌握同类图的判读方法。
〔4〕点面结合。有些图必须从点〔港口、矿产地、城市、山脉、河流、铁路线等〕、面忆和判读。
〔5〕地图填注。让学生在地理填充图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脉、矿产、铁路等名称,是提高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良好方法,不仅可帮助学生记忆地理分布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简图绘制。引导学生绘制有关地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方案地鼓励、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如大洲与大洋分布示意简图、中国政区图、等高线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根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
5.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时可让学生先观察?中国人口分布图?,同学们很易看出:在我国东部、南部地
地理小课题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