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梅山文化生态园 峒国仙山有仙居(22p).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梅山文化生态园 峒国仙山有仙居(22P)
  游走在马迹塘至安化高速公路沿线,亲身感受梅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影响,安化风雨桥和安化黑茶后面折射的是一股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在安化县东坪镇青山园村,一 梅山文化生态园 峒国仙山有仙居(22P)
  游走在马迹塘至安化高速公路沿线,亲身感受梅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影响,安化风雨桥和安化黑茶后面折射的是一股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在安化县东坪镇青山园村,一位普通的五旬老妇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乡村桥梁建设,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沟壑用双手建成了五座风格各异、装修精美的小桥,令路人叹为观止。完成马迹塘至安化高速公路外业踏勘那天晚上,路人又听说安化有一对勤劳善良、敢想敢干的普通农民,从2003年开始利用自家承包的荒山致力于梅山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居然创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梅山文化生态园。  梅山文化生态园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仙溪镇富溪村,在该村海拔约700米的密林深处,全园占地2600亩,。梅山文化生态园模拟古代梅山山民生活方式,由当地村民姚志斌、张青娥夫妇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中国古典梅山文化,收集了大批再现古代梅山文化的历史文物......两座石砌的古寨炮楼、三根摩云接日的石柱、一座石砌古戏台和另外两座石砌寨楼,组成园区石文化的重要景点。其项目包括:古代梅山地方民族战争用的猎枪、弓箭、风火山墙式建筑、张五郎雕塑、筒车、油榨房、吊脚楼、风雨桥、夕照亭、日月亭、石构寨门、梅山茶馆、梅山文化艺术博物馆、梅山古典文化讲习室等80余处景点,内设风火山墙式宾馆、停车场等齐全的设施、服务热情周到,园区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挖掘、保护、研究、展示、演讲、交流、体验与弘扬梅山文化,集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庄于一体的活动平台。  置身于仙溪镇梅山文化生态园,古烽火台、古戏台、古建筑、古家具、古水井、古风雨桥一一映入眼帘,雕饰栏砌、巫术图腾无不惟妙惟肖、古色古香,仿佛穿梭于时空隧道,浸淫于延续千年的梅山文化之中。而他的主人原本只是仙溪镇双富村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她以一颗报效家乡的赤子之心和安化人特有的执着缔造了这个集旅游开发与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复古风景园区,她,就是参加十八大的全国人大代表,梅山文化生态园的创始人——张青娥。一个普通农妇倾其所有,将复兴民族文化事业的大旗扛在肩上,用毕生的心血缔造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这是何等无私的情怀!在全者曾就如何实现“中国梦”采访张青娥,她的回答是:“一个民族的繁荣复兴首先要从文化方面加大力度,做好软实力建设。”对于记者对她倾其所有建设中国梅山文化生态园的提问,她的回答仍然是那样的朴实:“尽管创业很艰辛,但是想着只要能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心里就很高兴。”  梅山文化是一古老的祖源文化。“楚人立国约八百年,开疆方五千里”,创造了与古希腊、古罗马遥相辉映的灿烂文化。梅山文化就是这与天地长存、与日月争辉的灿烂的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经过历史的几多沧桑,终于传承到了今天,是具有原生态内涵和色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梅山人的无穷才智,是梅山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格的重要表征。  “梅山”名称来由众说纷纭,或因汉初长沙王吴芮的部将梅鋗(xuan)定居于益阳而得名;或因其地盛

梅山文化生态园 峒国仙山有仙居(22p)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