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树寄生植物菟丝子的防治方法.doc柞树寄生植物菟丝子的防治方法摘要:菟丝子以种子繁殖和传播,种子小而多,寿命长,容易伴随其附属物的调运而传播到远处。缠绕在寄主上的菟丝子片段也可以继续生长蔓延传播。对多种植物有直接的危害,同时还是一些植物的中间寄主,曾经被10多个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禁止入境。被菟丝子寄生的植物、作物的生物产量至少减产10%,甚至颗粒无收。黑龙江省已经将菟丝子规定为植物检疫对象。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赖其他植物提供营养才能生存。菟丝子主要以种子和断茎的方式传播,同时还具有“泛寄生”的特点。它所寄生的植物范围很广,植物被寄生后,不仅产量减少,品质降低,而且有可能被传染植物病毒。关键词:菟丝子;危害;形态特征;传播途径;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12-20-11菟丝子的危害菟丝子是一种恶性杂草,是1年生寄生缠绕草本植物,茎缠绕后长出吸器,借助吸器固着寄主,吸收寄主的养料、水分和同化物,致使寄主生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同时,它也能为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中间寄主,助长病虫害发生,具有顽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一旦传入,极难根除,被菟丝子侵害的农作物,严重时可减产70%~80%,甚至颗粒无收。菟丝子主要以种子进行传播,但也可缠绕在寄主上随寄主蔓延繁殖,还可以随水流、农机具、鸟兽等广泛传播。2菟丝子的形态特征菟丝子为一年生寄生草本,茎部较粗,具有红褐色瘤状突起,左旋缠绕,无叶,花簇生,蒴果,种子卵形,背面圆,表面光滑,褐色,腹棱线明显,两侧常凹陷,~,~。表面微粗糙,种皮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于胚周围。3菟丝子的生长习性菟丝子种子休眠期长,在土壤中种子每年只萌发百分之几,种子萌发不整齐,以5~6月萌发居多。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是:土壤温度25℃左右,土壤含水量15%以上,土壤深度0~3cm。从出土到种子成熟大约需要90天左右,气温达到15℃时种子开始萌发。幼苗呈浅黄色线状体,先端向四周盘旋,当碰到寄主时,便紧贴并开始缠绕,不久在其与寄主的接触处形成吸盘,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期茎基部逐渐腐烂或干枯,藤茎上部分与土壤脱离,靠吸盘从寄主体内获得水分、养料,不断分枝生长,开花结果,不断繁殖蔓延为害。如果5~7天没有遇到寄主,则自行死亡。每个植株结籽3000多粒,最多达100万粒。4寄生习性菟丝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5℃~35℃,15℃以下或35℃以上均不能萌发。适宜的土壤湿度15%~30%,最适宜的湿度为20%~25%。种子在土深1厘米左右出苗最快,6厘米以下则不能萌发出土。幼芽萌发时,先生出白色较粗的锥形胚根,其中储存供幼芽生长的营养和水分。幼芽为黄白色细丝,出土后弯曲伸长,一遇寄主即缠绕攀缘,营寄生性生长发育,下段幼茎逐渐枯干与胚根脱离;如果遇不到寄主,只能存活10~13天,待其营养耗尽而死去;在其寄生后,很快扩展蔓延,尤其在阴雨高湿条件下生长更快,每个生长点在一昼间能生长10cm以上,所以在雨水多的年份,水浇地或涝洼地,菟丝子的种子抗逆性很强,可存活多年,具有隔年或萌发的习性。其线茎生活能力很强,被折断的茎节或人工摘除时残留有吸盘的一小段茎节,遇寄主即可发育成新株,蔓延为害。5菟丝子传播途径菟
柞树寄生植物菟丝子的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