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北地区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doc江苏苏北地区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摘要:系统阐述了江苏省苏北地区油菜生产的面积与产量、品种品质、生产效益等现状,分析了苏北地区油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苏北油菜今后发展应从机械、品种改良和配套技术方面加以解决,从生产横面上提出了苏北油菜应增加林果油套种方式,进一步拓宽油菜发展的途径,不仅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同时可增加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词:苏北地区;油菜生产;生产现状;制约因素;、总产苏北地区是江苏省农业主产地,农业产值比重过大,%,经济作物发展相对不足。冬季在田作物为小麦和油菜,耕作制度多为稻油、玉油轮作栽培,油菜年种植最大面积近30×104hm2,占江苏省油菜总面积的30%左右。据近6年来农业生产统计结果,×104hm2,×104t,主要分布在淮安、盐城、宿迁三市,徐州、连云港油菜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油菜地方品种的自繁自种;甘蓝型油菜晚熟品种的引进与应用;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的过渡利用;甘蓝型油菜早中熟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甘蓝型双高杂交油菜、单双低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近几年苏北大面积推广的油菜品种以双低杂交品种为主,代表品种有秦油7号、秦油10号,淮杂油1号、淮杂油3号、淮杂油5号和宁杂系列杂交油菜品种,杂交油菜品种占种植总面积的77%,常规油菜品种占20%,地方品种占3%。油菜品种的品质指标包含三高和三低,即高油份、高油酸、高亚油酸,低芥酸、低亚麻酸、低硫甙。双低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甙。通过育种进行品种改良,大面积应用的油菜品种油份含量得到明显提高,近几年商品油菜油份含量达到41%以上,较以前提高3个百分点。,油菜是秋播作物,生产上多采用直播和移栽两种方法,直播油菜地块前茬为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旱作物茬口。移栽油菜在苗床生长时间一个月左右,延长了油菜的冬前生长期,缓解了前后茬用地的矛盾,一般安排在秋熟较迟的水稻茬。目前大田秋熟旱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因此,油菜直播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小,约占油菜总面积的26%,育苗移栽油菜面积占总面积的74%。无论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目前大面积油菜种植与管理以手工作业为主,除耕整地、灌溉等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外,其育苗、移植、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等主要生产环节均依靠人工劳动完成。,影响油菜按时栽种苏北水稻面积较大,%,稻后油是油菜的主要种植方式。目前水稻种植的品种以迟熟中粳为主,收获期一般10月20日前后,油菜直播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0日至10月8日,旱地直播油菜的播期可推迟到10月12日,所以稻茬用于油菜直播是不现实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油菜联合收获、种植机械适应性差。油菜收获机械大多是在原有稻麦收获机械上加装纵切割台改造而成,在纵切和脱粒过程油菜损失加大,总损失率很难控制在8%以下,目前实际应用面各积很小。二是适于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栽培品种不多,推广应用的油菜品种植株高大、分枝多、株型不够紧凑、结角层不齐
江苏苏北地区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