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包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探析.doc羊脑包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探析摘要:羊脑包虫病是羊多头蚴病的俗称,此病亦称作羊转脑疯,是由多头囊尾蚴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本文从羊脑包虫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综合防治措施跟读者朋友共同来探析。笔者从2007年起,一直从事全县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其中重点是做全县养殖户和大型养殖场的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指导,经过几年的理论实践,对养病的治疗总结出了一定的心得。自2007年10月至2013年6月,临床治疗羊多头囊尾蚴病207例,治愈156例(其中有50例为发病后期的商品羊,药物治疗无效屠宰),下面就羊脑包虫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综合防治措施等同大家做一个探析。关键词:羊脑包虫;预防;治疗1病因羊脑包虫病的病因是羊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所发生的,本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青年羊。羊只是此虫体的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是犬、狼等吃掉患病羊的脑子脊髓等的肉食动物。多头囊尾蚴在肉食动物肠道内发育到多节绦虫,之后在其体内产卵,卵子随着肉食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而污染牧草。卵子随着羊采食的受污染牧草进入羊体,并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囊尾蚴而致羊患病。2临床症状经过6年的临床观察总结,笔者发现患此病羊的共同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和“疯”,“疯”即喜卧转圈、失明、共济失调、头向后仰、站立不稳等。根据侵袭包虫的数量和对脑部的损伤程度及死亡情况,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型病羊表现为病羊间断性癫痫发作、一日数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表现多种神经症状、很快消瘦,1个半月左右死亡;慢性型表现为病羊癫痫发作次数一般一日或隔日一次,病羊向寄生侧做转圈运动,逐渐消瘦,3个月后死亡。虫体在脑中的寄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如下:(1)若患病羊表现为转圈运动,则虫体寄生在羊脑大脑半球上,具体部位根据羊转圈的方向而定,即羊向左转就寄生在大脑左侧。(2)若羊失明,并向患侧做强迫欲动,则可初步断定虫体寄生在羊脑的颞叶部位。(3)若羊共济失调,则可初步判断寄生部位为小脑。(4)若羊低头前奔,遇到障碍物顶住不动,则可初步判断寄生部位为大脑额叶3剖检笔者对病死羊进行了剖检,发现羊多头囊尾蚴周围为豌豆大小到鸡蛋大小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50―200个头节,呈白色米粒大小结节状,可以在羊脑的各个部位寄生。囊泡膜很薄,容易破裂而流出液体。囊泡寄生在脑膜的外侧,在脑中的数量由一个到多个不等,笔者发现的寄生最多囊泡的数量是7个,数量越多,囊泡越小。、控制牧犬数量、消灭野犬、捕灭狼、狐,防止草场被严重污染。,驱虫后排出粪便要深埋或焚烧。,如果错过最佳时间则治疗效果不佳,且浪费药品同时对羊体有很大伤害。药物疗法可用吡喹酮,病羊按50mg/kg体重连用5d或按70mg/kg体重连用3d,可取得80%左右的疗效。:穿刺术和圆锯术。笔者采用的是圆锯术,故重点介绍圆锯术的操作方法及步骤。(1)详细了解羊脑的构造,重点是静脉窦的位置,避免损伤。大静脉窦有两条:矢状窦位于大脑纵轴上,横窦位于大小脑之间,手
羊脑包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