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1、地质构造: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或岩体等,在内外地质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变形
2、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上各级各类地质构造的发生、发缓而与层系界面相切来鉴别岩层的顶、底面。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5、粒级层理:又叫递变层理。就是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流体动力逐渐减弱而成的一种沉积结构。特征:在一个单层中,由底面到顶面粒度由粗到细,即下粗上细。
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地下深部的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围岩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冷凝固结成岩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分为:线状流动构造与面状流动构造。
火山岩层顶、底面的确定:1熔岩顶部的气孔与杏仁构造大而多,呈不规则的云朵状;底部少而小。管状气孔分支指示底面;2玻璃质壳与熔渣壳指示火山岩层顶面;
1应力:就是在面力或体力作用下,物体表面或物体内部假想的面上单位面积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就是作用在该面上的力的大小的度量。
2正应力:垂直于作用面的力。 3剪应力:平行于作用面的力。
4主应力:在平衡力系中,在三个互相垂直的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没有剪应力。这种面称作主平面(或主应力面),其上的正应力称作主应力。主应力的方向线称为主应力轴或主方向。主应力就是空间一点上量值最大的正应力。
5差应力: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称为差应力(σ1-σ3)。
岩石变形三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形变形阶段、破裂变形阶段。
6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1、 围压:围压增大,岩石强度极限提高,延性增强。 2温度:温度升高降低岩石弹性极限与强度,促进岩石的延-脆性转化。3孔隙流体压力:降低岩石的延性、强度与弹性极限,脆性增强。4时间。5外力作用方式
7岩石破坏方式:张裂、剪裂。
张裂:垂直于最大张应力方向的破裂面。 剪裂:剪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时发生的破裂
1均匀应变:物体内变形前与应变主轴平行的直线,在变形后方向不变,只就是长度发生变化。(拉伸、压缩与剪切) 2非均匀应变:物体内变形前与应变主轴平行的直线,在变形后方向与长度都发生变化。(弯曲、扭转)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 3有限应变:总时间内应变的累计
1褶皱:任何具有面状构造的岩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构造叫褶皱
2褶皱作用:具有面状构造的岩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叫褶皱作用
3背斜:褶皱核部为时代较老的岩层,两侧为时代较新的岩层。
4向斜:褶皱核部为时代较新的岩层,两侧为时代较老的岩层。
5褶皱要素:核、翼、枢纽、轴面、转折端、褶轴、轴迹、拐点、脊、槽。
枢纽:在褶皱各个横截面上,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连接各个相邻褶皱层面上枢纽线而成的面
转折端:褶皱从一异过渡到另一异的部分
轴迹:轴面与包含地面在内的任一平面的交线
6叠加褶皱:已经褶皱的岩层(包括具有面状构造的任何
构造地质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