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篇一:昆虫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到野外采集昆虫并制成标本,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
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掌握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
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
二、实习地点
主要天敌有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
3、美国白蛾
属鳞翅目,灯蛾科,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
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
篇二:农业植物昆虫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让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最
后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
对各类常见作物的重要和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的识别及种类,危害症
状有所了解和掌握,为以后从事农业害虫的调查和治理打下坚实的基
础。
实习要求:
1•掌握各种作物的主要农业害虫的种类。
2•掌握主要农业害虫的识别特征。
3•掌握农业各害虫危害的特点。
4•掌握农业害虫的调查方法。
实习方法:
1•老师课堂讲授,PPTM映。
2•老师带领到田中观察。
3•以小组为单位到田间调查。
实验过程:
9月3日一大早,老师的带领我们植物保护专业3个班来到河南
农业大学毛庄实验农场。中午把住宿确定,下午老师把我们聚在食堂
和我们聊天。开门见山,将学生和考生的问题提出来,引发了我们深
深的思索。其中老师提到我们应该要提高科学素养,不能一心只读圣
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当前应该做到“三个一”,一手好字,一
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9月4号,早上8点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菜农的地里。
我们一边听着老师对在地里刚发现的农业昆虫的形态描述,一边仔细
观察。而我们也在这种贴切自然的环境中,把多种农业昆虫深深的刻
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下午3点整,在食堂,老师又给我们讲授了一些
理论知识。如此一天下来,同学们都觉得收获颇丰。
9月5日,早上8点半。老师带领我们2班全体同学和1班的部
分同学向着运河旧址方向出发,一路上我们边走边学,同学们热情高
涨。在贾河村我们发现了第一天不曾发现的棉花,多种果树等作物上
的农业昆虫。下午3点整,在食堂,老师又给我们
讲授了理论知识,随后利用剩余时间放了他们去西藏考察拍的一
些照片,让我们在一天的疲劳奔波后放松。
9月6日,早上8点半。老师带领我们2班全体同学和1班部分
同学在农场实验田转,发现了前2天没找到的烟草,水稻等作物上的
农业昆虫。下午3点整,在食堂,老师讲授了理论知识后,安排了随
后两天实习的内容,并着重强调了安全。
9月7,8日上午,以小组为单位,我们组分别调查了大葱,玉米,
烟草,十字花科的包菜和白菜。下午,则是老师讲课,其中汤老师也
放了他在挪威工作的照片。
实习中发现的农业昆虫:
一、玉米害虫:
1、桃蛀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长成后长22毫米,体色多粉红
色。
危害特征:啃食植株主干或玉米芯,同时排出黑褐色粒状粪便,
堆集于蛀孔部位。影响内部水分及营养物质运输,遇风易倒伏。
2、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体长22毫米左右,圆筒形,头
黑褐色,背部颜色多为乳白色背面的毛片较大。
危害: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
折断,影响授粉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
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3、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体长30〜42毫米,体色淡绿色
头部黄褐色,背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
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
危害: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
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
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
4、蚜虫:同翅目蚜科。个体较小2毫米左右,体色为淡绿色,
刺吸式口器。有腹管。分有翅个体和无翅个体。
危害: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
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5、灰飞虱:同翅目飞虱科。体小型黑褐色,雌、雄虫前翅均微
有淡黄褐晕近于透明,在两翅合拢的接缘中部有一短条状的黑褐色翅
斑。
危害:口器刺吸寄主液汁造成危害,传播玉米矮缩病。且基本无
法防治。
二、烟草害虫:
1、烟青虫:鳞翅目夜蛾科。体长30〜42毫米,体色淡绿色头部
黄褐色,背线深色纵线,气门白色。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前胸气门下
端平行。危害:蛀食蕾、花、果,也食害嫩茎、叶、芽。多从基部
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
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
2、棉铃虫:同上。
3、烟蚜:同翅目蚜科。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毫米,腹部绿至
黄
篇三:昆虫学实习报
昆虫学的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