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674-6309(2009)05-0590-03·论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杨芝红,白永泽,赵颖,王贵杰(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实验中心,银川750004)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3例FAB分型为AML-M3患者的骨髓。结果AML-M3患者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有其独特性,通常只可见两群细胞,其中正常淋巴细胞群比例减少,而幼稚细胞群所占比例增高且其SSC值较高,本研究中平均达90%以上。33例M3全部表达CD13、CD33,阳性率为100%,33例中2例分别表达CD34和HLA-DR,%,%,支持CD117在APL患者原始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观点。结论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方法可将幼稚细胞与正常细胞区分开来,可特异地对幼稚细胞进行分析,极大地提高了APL免疫学分型的诊断准确率。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中图分类号::A收稿日期:2009-06-29作者简介:杨芝红,女,副教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不断开发及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开展,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研究得到迅猛发展,并极大地提高了白血病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生物学特征在AL中较独特,其免疫表型也较具特色。为了探讨AP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表型特征,本研究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AP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以了解APL细胞抗原表达的情况。-2009年5月血液内科与儿科收治的APL初诊住院患者,33例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6~68岁,平均37岁。33例中肝肿大25/33例,脾肿大30/33例,淋巴结肿大25/33例,发热30/33例,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血象检查:三系减少31例,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HGB、PLT减少)2例。血涂片白细胞分类25例以淋巴细胞为主,未见白血病细胞,8例可见30%~70%早幼粒细胞。骨髓象特征: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6例,增生明显活跃24例,增生活跃3例,分类早幼粒细胞比值占52%~96%,平均80%,此类细胞多含有粗大或细小的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其中20例可见到Auer小体。所有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类计数,按FAB分型标准进行形态学分型。细胞组化染色包括髓过氧化酶(POX)染色、特异性酯酶(AS-D)染色、非特异性酯酶(NAE)及氟化钠抑制试验。,所有荧光单克隆抗体(McAb)及相关试剂均为BD公司产品,所用荧光包括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PE(藻红蛋白荧光素)和PerCP(叶绿素蛋白),单抗选择,髓细胞系:CD13、CD33、CD14、CD15、CD117;T淋巴细胞系:CD3、CD5、CD7;B淋巴细胞系:CD10、CD19、CD20、CD22;非系列特异性抗体:CD34、CD45、HLA-DR。,所有病例治疗前抽取骨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