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篇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它仅仅是量上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来表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增长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的演进,以及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等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革。
3、经济发展内涵有4个方面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联系和区别
二、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1、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2、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交化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张,特别是制造业增长迅速,使得农业部门净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上保持不变,结果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渐占优势。
3、工业化的基本特征(3点)
三、发展水平的度量
发展的度量指标与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不同的。首先,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是公认指标,即GNP或GDP的增长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
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采取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性指标;另一方面是采取相对简单的衡量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生活质量指标。
四、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主要研究在使充分就业得以保持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
(1)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该产品既可作个人消费,又可作生产要素投入生产。
(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与资本。
(3)资本与产出率固定不变(k)。
(4)不存在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
增长模型为:g=s/k
其中g代表产出率, s代表储蓄率
五、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的基本假定是:
(1)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劳动比率可以改变;
(2)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推动,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呈递减趋势;
(3)不存在技术进步。
增长模型为:
a,b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对产出增长所作贡献的份额,也就是总量生产函数中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
它所表达的基本含义:经济增长率是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及其边际生产力所决定的。
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αKβ,式中,Q是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β分别为三个参数,其中0<α,β<1。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Q =A(2L)α(2K) β=2α+βALαKβ
七、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新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
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1)储蓄率内生(2)劳动供给内生
(3)技术进步内生,消除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报酬递减的途径有三种:
a 要素报酬不变 b 干中学与知识外溢
c 人力资本 d 研究和开发
八、二元结构的含义
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现代工业在传统经济中的出现,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起步。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
一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
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该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存在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的结构差异,在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隐蔽失业或过剩劳动,存在着工业部门能以不变的低工资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供给的可能
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管理专业课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