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doc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生剪纸教学过程优化研究》结题报告
平凉市静宁县细巷学区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实际操
作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师的绘本剪纸教学理念,形成一
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校本剪纸教学策略。
4、寻求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剪纸兴
趣,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富有浓浓的美化乐园。
三、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为一年 ( —— ),具体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6 月)课题设计论证,立
项评审。
2、全面实施阶段( 2020 年 7 月— 2020 年 2 月)确定研究方案,
细化研究内容,明确各自分工,全面进入实验研究状态。
3、总结结题阶段( 2020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撰写结题报告
和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准备鉴定验收。
四、研究的措施
1、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配合,共同参与课题方案的监督和实
施。
2、采取“看画片、讲故事、画故事、剪故事”四大行动为主要
策略,让学生“爱看、善讲、能画、会剪”。
3、通过集体教学、图书漂流、环境互动、亲子剪纸等途径来激
发学生剪纸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剪纸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营
造书香班级和校园。
4、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剪纸中品尝到甜头。
五、研究的意义:
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 它是一种心理活动, 当发展成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 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挥。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性的来源, 它是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学生认识事物、 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动力。是学生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对某项事物的兴趣,就能在行为中产生极大的积极性。
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 是发挥和发展其创造能
力的心理推动力之一, 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 充分
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
而提高事业成功的效率。 同时兴趣能激发个体强烈的创造热情, 增强
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六、研究的理论依据: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 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 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做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 并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 透空的艺术语言。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 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
布鲁纳说得好: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因此, 在剪纸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剪纸学习中
去,主动地获取剪纸知识。
七、研究的条件分析
1、我校在组织管理、制度建立、教学研究、绘本图书的收藏等
方面在农村乡下都属较高水平。
2、学校行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能保证科研经费的投入。
3、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组织了强有力的研究队伍。
其中有班主任、小学美术教师,学科带头人,多媒体教师等。他们当
中多是锐意改革、敢于创新的骨干教师, 也有虽初出茅庐却富有朝气、
勇于进取的年轻教师。大家都将以满腔的热情和精力,积极参与、认
真探索,能保证实验顺利实施。
八、课题研究成果
传统的剪纸教学方式是一种“被动式”教育,学生往往不能主动
的获得,而是被动的接受。我认为这势必造成学生的一种惰性心理,
总是想向老师要样品, 而抹杀了自己内在的自我创作的灵性, 这也是
制约剪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我运用了“学生创作
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讲解剪纸历史,欣赏剪纸作品,
课题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