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赏析]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赏析]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1〕“亭亭”,直立的样子〔1分〕,在这里作者把高楼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不会像高塔那样麻木不仁地迎客送客〔描绘画面1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去的哀伤,也表达了词人不能像高塔那样目送友人远去的缺憾。〔2分,两种情感各1分〕
“荧荧”,指“残灯斜照”之光〔1分〕,在这里又暗指泪光〔1分〕,因思念而泪流满面〔1分〕。〔补充:或灯光闪耀的样子,描绘画面意象也可给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因思念友人而独守孤灯,彻夜难眠〔1分〕。假设答叠词,赏析合理也给分。










〔2〕下阕通过描绘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耀的景象〔1分〕,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气氛(1分),以哀景衬哀情〔1分〕,衬托了作者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1分〕。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词的上阙,从眼前之景入手,写到后来,用拟人的手法融情入景。而作者自己又不能如搭之无情,只静默伫立,迎来送往,看惯离合。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下阙写友人离去,词人归来,因思念友人而辗转难眠。“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在无友无眠的夜晚,一烛灯火,秋雨已歇眼泪未干。
词的下阙,写词人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用了晚风、枕上初寒、残灯、秋雨的意象衬托气氛,末尾,把“晴”字喻泪,用比较的手法表达了思念之苦。令人读之不胜唏嘘。
这是一首送别词。苏轼于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赏析]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