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反思中国标语文化现象.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反思中国标语文化现象.docx反思中国标语文化现象
作者:龚维斌
发布时间:01-09-11
关键词:反思中国标语文化,标语,党的先进性,新农村建设,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标 语口号,公共空间,主导价值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地有特色的“标语”被汇集到网络上反思中国标语文化现象
作者:龚维斌
发布时间:01-09-11
关键词:反思中国标语文化,标语,党的先进性,新农村建设,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标 语口号,公共空间,主导价值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地有特色的“标语”被汇集到网络上,广为流 传。在网络上流传的形形色色的标语,负面的内容居多。近来,国家人口和计划 生育委员会下令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清理不合时宜的计生口号、标语,规范计生 宣传标语。对此网络上掀起一股热评。有的说,此举是对过去不文明行为的补救; 有的认为,此举反映了我们计生工作方面用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有的说,此举 仍然是一种运动的方式,效果很难持续……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真审视现实中大 量存在的“标语”及“标语现象”。
标语曾经被大量广泛地运用于推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之中,因此,有人评论说 我们是“标语治国”。这样说显然夸大了它的作用,但是标语确实具有营造氛围 和气势,起到宣传鼓动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思想、方针、政策或者某一组织的 观念、设计公之于众,引起人们的注意,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从现实情况看, 标语的拟定、书写和张贴,一般是组织行为,即一定的组织,通常是党委、政府、 学校、医院、工矿企业等组织和单位。标语的存在是时代的产物。因为它具有高 度浓缩、持久地传达某种信息的功能,因此,在通讯、信息、媒体不发达的农业 社会中标语就会被大量运用,特别是在进行某种社会运动时更是如此。标语的背 后是公共权力,个人很少能够打出标语。标语存在于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的利 用是要公共权力允许的。否则,就会像小广告一样被铲除,甚至被判为违法行为 而受到追查和追究。因此,标语一般反映的是公共权力的主导价值观念和政策主 张。
现在在城市,人们见到更多的是广告,而不是充满说教味的标语。倒是在农村, 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还经常能够见到一些宣传鼓动或禁止威慑性的标语。但是, 由于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标语的作用和影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网络上流传的
被视为可笑、不文明、不合适的标语,说明人们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独立判断和批 判精神,说明社会的开放和进步。
作者:龚维斌
发布时间:01-09-11
现在的标语,特别是大城市里的标语,往往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和人文色彩,反 映着时代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 运”等具有宽广视野和先进理念的标语口号,在北京的主要街道和公众场所随处 可见,表明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官员和民众思想观念的开放和进步。
与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一致,标语在城乡之间也存在二元表现,表现为两 种不同的风格。与城市“阳春白雪”式的标语不同的是,农村的标语往往充满了 乡土气息,更多带有地方特色,体现出很浓的地方话语表达方式的特点,其中不 乏生动形象、老百姓易懂、易记的好标语。正是由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风味的 标语才避免了千篇一律,才形成了丰富和生动的标语文化;也正因为这些富有地 方文化特色,适合当地老百姓理解的标语才能起到应有的宣传鼓动作用,引导、 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反思中国标语文化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4 KB
  • 时间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