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曾巩书房记]曾巩《学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的”,意义和用法都一样。A中两句的“所”都表称代,但前句中指经验世事奔波往来的“历程”,后句指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意义不同。C中第一句表示承接,“才”,其次句中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仅,只”。D中第一句是“至,至于”,其次句是代词,“这样,如此”〕










〔“表达了曾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节操”对原文的概括和推断不合理,属无中生有〕
13.(1)十六七岁的时候,看到六经的言论,读到了古往今来的非同一般的文章,才知道应当喜爱它们。〔得分点:窥-看到,读到;者-定语后置的标记;好-喜爱;语意通顺〕
〔2〕父亲亡故仿佛天崩地裂,我独在异乡苦痛,从数千里外遥远的地方运柩南归。〔得分点:天倾地坏-从“丧”字看出指的是亲人的亡故;殊-《过秦论》“余威震于殊俗”,“殊州”可译为“异地、异乡”,并且是名作状,译成“在异乡”;抱丧—讲成“办丧事”亦可。〕
〔3〕像我这样的愚笨之人,怎么能改换了自己的志趣,转而去追求那些呢?〔得分点:假设—像;易—变更、改换;岂……哉—反问句式;彼—翻译出指代的内容或“它”亦可。〕
译文:
我年幼时便跟随教师读书,然而这时候,正以与家人小孩们打打闹闹、四处玩耍为乐,对书还不懂得爱好。十六七岁时,看出六经中的话与古今作家的文章,有超过常人的见解,才懂得读书,从今一心一意盼望将来能与古今作家并驾齐驱。
然而这时候,家中不幸的事也就连续发生了。从那以来,西北方我到过陈州、蔡州、谯县、苦县,睢水、汴水、淮水、泗水流域,到达京师开封。东方我渡过大江,放舟运输河,越过五湖,沿着封山、禺山、会稽山,到达东海边。南方我乘船沿长江而上,抵达夏口,远望洞庭湖,再转向彭蠡泽,登上大庾岭,由浈阳到泷水,直达南海之滨。这便是我进入社会而奔跑四方的情形。那蛟鱼伏藏、波涛汹涌、激流转石的大河,那高峻的山岩、莽莽的林野,以及猛兽毒蛇聚居之地,加上雨淋日晒,寒冷酷暑,江河中的风波和浓雾瘴毒,到处是难以预料的危机,这便是我只身漂泊、借居远方,而遇到的各种困难困苦。家中的衣食药物,房屋用具,以及簸箕篾筐之类琐碎的小事,都是我必需操办而用以养亲活口的。那年在南京,父亲突然病故,一下子仿佛天倾地裂,在他乡单独呼抢痛哭,从数千里之外,运着父亲的灵柩南归,又经过多时的操劳,才完成安葬的大事,这就是我遭家祸而丧父的情形。母亲生前的遗愿,以及弟弟结婚,妹妹出嫁,四季的祭祀,内外亲属的问候庆吊,向官府缴租纳税,这些就是我终日忙劳碌碌还办不到的。我因此被弄得精疲力尽,加上又多病,能用言语表达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两点粗略的状况。得到一点空闲时间,拿起书本学习,对于如何立身治民,对社会现存的一切何者当增、何者当损,在好些方面我都未能加以探究视察

[曾巩书房记]曾巩《学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平库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