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ITU—R.1546模型的无线电监测覆盖应用.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ITU—R.1546模型的无线电监测覆盖应用.doc基于ITU—【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电信联盟ITU-,结合实际地理位置信息,运用三次样条差值的方法计算出较为准确覆盖边界值,从而得出无线电监测覆盖范围,之后用实际数据修正理论覆盖范围,得出较为准确的监测范围值,为无线电监测网络规划和频谱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关键词】ITU-;三次样条差值;无线电监测覆盖Abstract:ThispaperBasedontheresearchofITU-,uratecoverageboundaryvalue,binedwiththeactualgeographiclocationinformation,thenmodifiedtheorymonitoringcoveragewithactualdata,:ITU-;threetimesspline;,无线电监测站方面提出了网格化建小型监测站,监测站的建站首要考虑的就是覆盖范围问题,进行精细化的覆盖范围计算需要以下两点[1,2]:(1)传播模型的选择(2)覆盖范围边界值的确定对覆盖范围的估算就用到无线电信号传播模型,国内外对无线电监测站的监测覆盖范围较少,绝大部分研究都为无线电发射站的发射覆盖,而ITU-,因此本文中用ITU-。覆盖范围的边界值的确定需要用传播模型结合实际地势信息来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在第二节中。-(ITU)于2001年提出了ITU-,即《30Mhz至3000Mhz频率范围内地面业务点对面预测的方法》[3],并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做了四次修改,-4。该建议书对超短波业务场强进行预测方法,并且给出了在实际测量数据基础上100Mhz、600Mhz、2000Mhz三类频率下,1Kw发射功率下不同传播路径类型、不同天线高度等一系列条件下的电波接收场强曲线,同时也给出了在不同发射频率、天线高度下场强修正公式。该传播模型是以距离和接收场强以曲线图表的形式给出,可根据图表推算出不同条件下的接收场强,进而可以得出损耗大小。(1)参数设置监测站参数:监测站高度(天线高度加地理高度);监测站灵敏度(在一定监测带宽下的灵敏度);实际监测带宽。被监测站参数:发射功率;发射频率;被监测站高度(GIS)返回(天线高度加地理高度)。参数设置图如图1所示。(2)信号覆盖边界值计算[4,5]首先以监测站为中心,监测站正北方向为0o,每隔1o向四周做射线,如图2所示,用ITU-RP,1546模型计算每条射线上信号覆盖边界值,最后将360个边界点连接起来形成监测范围等值线。单个方向(正北方向)上的计算过程入下:,以监测站为中心,向北方向每隔1公里取1个高程值,作为发射机地点,即600个发射点对应的高程值,如图3所示:

基于ITU—R.1546模型的无线电监测覆盖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106 KB
  • 时间201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