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夏代的天文知识和历法.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夏代的天文知识和历法.doc论夏代的天文知识和历法摘要:4000年前的夏代,在天文知识和历法方面是非常进步的。在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学者关于夏代天文知识、历法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就在中国,被称作“书经日食”“仲康日食”。据现代天文方法推算,这次日食可能发生在公元前1961年10月26日,先于公元前1063年7月26日于巴比伦南部的日食记录。现在民间所使用的“阴历”,虽然完善于汉代,却创始于夏代。中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夏小正》,相传也产生于夏代。关键词:夏代;日食记载;夏历;夏小正;羌人历法虽然中国在1912年就正式使用了公历(格里历),但是并没有废弃民间所称的“阴历”。阴历,又称农历、夏历、旧历、汉历、老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虽然这种历法完善于汉代,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创始于夏代。也就是说,4000年前的夏代,在天文知识和历法方面,已经是非常进步的了。一、先秦典籍中关于夏代天文知识、历法的记载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夏代文献,除了其真伪有极大争论的《尚书》中的9篇《虞夏书》,大概就没有了。虽然夏代文献早已遗失,但是,在先秦典籍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学者关于夏代天文知识、历法的记载。例如:《尚书?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胤后承王命徂征,告于众曰:……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m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左传?昭公十七年》:“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左传?昭公十七年》:“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国语?周语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论语?卫灵公》:“行夏之时……”《大戴礼记?夏小正第四十七》:“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雁北乡。先言雁而后言乡者,何也?见雁而后数其乡也。乡者,何也?乡其居也,雁以北方为居。何以谓之居?生且长焉尔。‘九月?r鸿雁’,先言?r而后言鸿雁,何也?见?r而后数之,则鸿雁也。何不谓南乡也?曰:非其居也,故不谓南乡。记鸿雁之?r也,如不记其乡,何也?曰:鸿不必当小正之?r者也……”《小戴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对以上记载的研究,可以知道夏代在天文知识和历法方面对人类有非常突出的贡献。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观察和记载“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观察和记载。这里的“瞽”是乐官,“啬夫”是掌管钱币的官,“庶人”即百姓。瞽吏击鼓,啬夫庶民惊慌失措,到处奔走是因为什么?根据《尚书?胤征》的记载,夏朝的第四位君王仲康时代,国势刚从前朝太康时代的动乱中恢复过来,朝廷内外很有些“中兴”的气象。这年的金秋季节的一天中午,人们突然发现,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这就是俗语“天狗吃太阳”!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人们惊恐万状,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天狗吓走。对这一天象最为恐惧的还是朝廷和君王,因为“天狗吃太阳”预示着国家将有灾难发生,可能会危及帝王的地位或生命。那时,朝廷已经形成一套“救日”仪式。每当发生“天狗吃太阳”的事情时,监视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时间观测到,然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朝廷,随后君王马上率领众臣到殿前设坛,焚香祈祷,向上天贡献钱币以把太阳重新召回。可这次,时间过去了好久,大家眼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无尽的黑夜就要笼罩大地了,文武百官和君王仲康都已聚到宫殿前了,却独不见羲和的身影。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护时间,君王仲康顾不得多想,连忙主持开始救护之礼。殿内殿外一片忙乱,宫中乐官急急忙忙敲响救日的鼓声,主管钱币之官匆匆赶往钱库去取钱,其他官员也慌慌张张跑来跑去安排仪式。这时,天色越来越暗,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几步之内难辨人影,太阳被天狗彻底吞吃了。君王仲康率众官跪倒在地,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宽恕。这一瞬间,人人心中都十分恐惧,心想因为没有及时救护,太阳可能永远不出来了,大夏王朝的末日到了。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人们感到彻底绝望时,太阳的西边缘露出了一点亮光,大地也逐渐明亮起来,日盘露出得越来越多,天狗终于把太阳吐出来了!君王仲康和文武百官这才舒了一口气。“救日”成功,“天狗吃太阳”终于结束。君王仲康此时才发现,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身负重任的天文官羲和居然到现在也没露面。仲康十分恼火,立刻派人去寻找。几个差役赶到清台(当时的天文观测台),好不容易在清台旁守夜的小屋里找到了羲和。这位重任在肩的天文官竟还在呼呼大睡。经询问,才知道羲和昨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仍然烂醉如泥。差役们不敢耽搁,架起羲和塞进车子,把他送进宫中。到了殿上

论夏代的天文知识和历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115 KB
  • 时间2016-10-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