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了。一层秋雨一阵凉, 一瓣落花一脉香,一样流年自难忘,一把闲愁无处藏。幸福生活九字经:有希望,有事干, 有人爱。女人和女人做朋友,要之以绿叶的姿态,同时也要暗藏红花的心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顺序相配,组成六十花甲子,从甲子、乙丑……癸亥。古人以六十为周期的序数,用以纪日、纪年等。干支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地下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殷商时代甲骨中, 我载。据考证, 我国从鲁隐公三年( 公元前 722 年)二月己巳日至现今,我国干支纪日从未间断。按六十花甲子顺序轮流值日,一日一个干支名号,日复一日,循环使用,从不间断。中国的历史虽然很长,只要顺着干支往上推,历史日期就清清楚楚。这是中国古代创用干支法的功绩。在古代历法中也使用干支法,只要求出气、朔的干支,其余就一目了然。干支法不但用于纪日,还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建武 30 年(公元 54 年)甲寅,西汉以前的干支是后人推算加上去的。六十花甲纪年优点是周期较长,符号简单。但历史久远,朝代更迭,单用干支纪年容易混淆。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用六十干支纪月、纪时则在唐代以后。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十二个时段, 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 子时为现在的 23—1点, 丑时为 1—3点, 等等, 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称为丑月,等等。《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有从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 1 年)以来两千年间年和日的干支。相传公元前 2697 年,黄帝命大桡氏以干支纪年,定此年为黄帝元年,以甲子为始元, 以冬至日子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从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比较成熟的历法(脱离随时观象修正而事先计算颁布) 大约始自东周。现存最早的历法是汉书所载公元前 104 年所颁布的《太初历》( 又叫《三统历》), 确定以公元前 104 年十一月初一日朔日夜半冬至日为始元(为计算时间起点,称为“初始历元”) ,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以冬至所在之月为十一月,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以 135 个月为交食周期。据安徽省颖上县农民天文爱好者李式先计算, 公元前 2517 年是我国干支纪历的第一个甲子年,这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年代的座标。这一说得到我国天文学界的认可。这说明干支纪年法在我国已有使用 4500 多年的历史。当代所沿用下来的农历是从康熙二十三年( 公元 1683 年) 甲子天正十一月初五日冬至(辛未)至次日(壬申)子正初刻为历元。以上就是我国采用干支六十花甲子纪时起源的大致情况。(一)古代天文学我国古代天义学,是在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历代都很重视历法, 为此长期坚持进行天文观测, 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发展了先进的观测手段, 形成了我国的天文学体系。我国古代历法大都使用阴阳历(称为《夏历》) 。包括年月日、节气、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预报等内容的历法体系,在汉代已经形成。我国历法起源很早, 《尚书· 尧典》中已有闰的概念, 战国时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中国古代历法非常多,有 10
天文历法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