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说“鸡戏”.docx鸡年说“鸡戏”
今年是农历乙酉年, 按十二生肖排列应是鸡年, 咱们说说与鸡有关的剧目,共迎新春。
京剧中与鸡有关的戏不多,最著名的当属武丑戏《时迁偷鸡》 ,又名《巧连环》,系水浒故事。 “偷鸡 ”一场有精采的 “
鸡年说“鸡戏”
今年是农历乙酉年, 按十二生肖排列应是鸡年, 咱们说说与鸡有关的剧目,共迎新春。
京剧中与鸡有关的戏不多,最著名的当属武丑戏《时迁偷鸡》 ,又名《巧连环》,系水浒故事。 “偷鸡 ”一场有精采的 “吃火 ”特技。饰时迁的武丑演员以点燃三寸见方的折卷纸块, 象征烧熟的鸡肉, 送入口中。三次 “吃火 ”各不相同: 先吃火苗升腾的 “鸡肉 ”,入口火焰即灭; 继以火纸入口后,再张嘴,仍见口中火花闪闪;最后将点燃的火纸入口“咀嚼 ”,再将 “鸡肉 ”取出,执于手中,不久又见火苗升起, 再次入口。这段表演时吞时吐,或明或灭,亦庄亦谐,幽默风趣。时迁戏耍店家时,要求演员嗓音脆亮,口齿清晰, “走矮步 ”动作敏捷,灵便自如,扑跌翻跃须身手矫健,不拖不拉,造型美观。此戏乃传统武丑重头戏,京剧史上著名的武丑王长林、叶盛章、张春华均皆擅演,艾世菊、李
庆春等亦工此戏。但因剧中 “吃火 ”特技难度很大,《偷鸡》今已不多见,仅天津石晓亮、 上海严庆谷偶有演出。 中国京剧院日本籍演员石山雄太,亦拿手《偷鸡》。
舞台上颇为流行的 “鸡戏 ”,是抒情小喜剧 《拾玉镯》,又名《买雄鸡》。此剧为全本《法门寺》中一折,亦常作单独演出, 是花旦行当的优秀传统剧目,也是花旦戏中唯一全念 “韵白 ”的戏,唱腔虽不多,做工却很吃重。特别是演员在舞台上轰鸡、喂鸡、数鸡等一系列虚拟表演,惟妙惟肖;表演怀春少女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艺术地再现生活,极富情趣。早年名旦田桂凤、 筱翠花、刘筱衡、毛世来、许翰英、吴素秋、童芷苓最擅演此戏。 1957 年,杜近芳曾以此剧在波兰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 后云燕铭、李玉茹等多次将《拾玉镯》带往欧洲、南美各国。此戏亦为赵燕侠的代表作,赵演来与众不同,有许多独到之处。她以细腻、传神、逼真的表演,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天真伶俐、俏丽俊美、追求婚姻自由的少女形象。 1980 年,赵燕侠赴美国演出
《拾玉镯》,当演到喂鸡一段时,老外们竟纷纷离座起立,昂首探视舞台,寻找真鸡。 当他们发现舞台上空无一物、全凭演员逼真地虚拟表演时,都惊喜地夸赞赵燕侠技艺精湛的表演才华, 热烈颂扬中国古典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因所谓歪曲太平天国革命,解放初即被禁演的《铁公鸡》 ,是以太平天国勇将铁公鸡之名为剧名的一出短打武戏。 该剧源自太平天军革命业绩的四十六本连台本戏《洪杨传》,从洪秀全、杨秀清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止。
后因慈禧传旨欲观此剧, 遂将《洪杨传》改为三十六本《铁公鸡》,凡
剧中宣传农民革命与反清斗争的情节,被大删大改,变成了一部 “镇压”太平天国的戏。
《铁公鸡》于 1895 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首由田际云主持的北京“玉成班 ”排演,由文武老生程永龙分饰剧中前张嘉祥后向荣两角。清末后,《铁公鸡》又从三十六本压缩为十二本 (一说十本 ),但直到解放初被禁演止,舞台演出大多只演其中情节紧
鸡年说“鸡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