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说鸡
前些天在银行网点购得数十枚丁酉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以作收藏。纪念币的其中一面刻有一只威风凛凛、引吭高歌的大公鸡,上方
饰有牡丹和宫灯图案,象征吉祥富贵喜庆。
是的,中国农历的丁酉年也即人们俗称的鸡年快到了
鸡年说鸡
前些天在银行网点购得数十枚丁酉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以作收藏。纪念币的其中一面刻有一只威风凛凛、引吭高歌的大公鸡,上方
饰有牡丹和宫灯图案,象征吉祥富贵喜庆。
是的,中国农历的丁酉年也即人们俗称的鸡年快到了,该说说鸡
了。
鸡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的禽类, 也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之一。
家鸡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其驯化历史至少已有四五千年了。
但“鸡”作为文字,最早出现在 3000 多年前我国商代的甲骨文中。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鸡,知时畜也。
”意思是说,鸡是一种对天亮敏感知时的家禽。
正因为鸡知天时,一鸡叫,天下鸡都跟着叫,故有 “雄鸡一唱天下白”之谓。
其实,自古以来鸡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古人对鸡情有独钟,称它为 “五德之禽 ”。
《韩诗外传》说鸡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
因为看重鸡的 “五德 ”,所以在汉族民间, 不少地方过年时有以红纸剪鸡作窗花的习俗,并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 “鸡日 ”。
除了 “五德之禽 ”,在中国古代,鸡还有许多动听的别名。
因公鸡能报晓,《庄子 ·齐物》称鸡为 “司晨 ”;东汉时有一种奇特的鸡,据说从夜至晓,随鼓节而鸣,一更为一声,至五更为五声,故名 “五更鸡 ”。
《本草纲目》说鸡 “其鸣也知时刻,其栖也知阴晴。”寺院的和尚食素,忌讳言鸡,于是把鸡叫作 “钻篱菜 ”,大概是因
为鸡喜欢钻篱笆的缘故;鸡鸣叫时,声音清脆,隔窗也能听到,晋人
宋处宗称之为 “窗禽 ”;唐武宗为颖王时,曾绘《十玩图》 ,封鸡为 “长鸣都尉 ”。
与其他生肖相比,鸡的这些别名,显得更具特色。
“鸡”与“吉”同音,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 鸡历来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也因此,鸡成了古今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
画家画鸡,往往会有 “大吉图 ”“双吉图 ”之类的题款;画有鸡和荔枝,这幅画就叫《大吉大利》 ,那是因 “荔”与“利”谐音的关系;画母鸡脊背上驮着一只小鸡,题名《辈辈吉祥》 ,也因 “背”与“辈”谐音;善画鸡的齐白石曾画过一幅《全家福》 ,画面上公鸡和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寓意全家老小吉祥平安。
鸡年说鸡,让人自然想到与鸡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了。
成语中,带“鸡”字的就有 “鸡鸣狗盗 ”“闻鸡起舞 ”“鸡飞狗跳 ”“鸡飞蛋打”“鸡毛蒜皮 ”“杀鸡儆猴 ”,等等。
“鸡鸣狗盗 ”典出《史记 ·孟尝君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的门客学鸡鸣叫,骗开秦国城门,钻狗洞偷东西的故事,后多用作贬
义,比喻那些无真才实学,只不过略有点雕虫小技之人,也指微不足
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
鸡年说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