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通缩来了吗?.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通缩来了吗?.doc通缩来了吗?刚刚过去的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徘徊在“1”时代,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为负,%的设定目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通缩苗头有所上升,社会各界对通缩的担忧再起。需求疲软引发低通胀对于通缩,国内外经济学家多从物价、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三个要素来考量。资产价格急跌、经济大幅滑坡、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是通缩的典型表现,而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与之存在明显差别――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7%以上,资产价格未有大起大落,货币信贷平稳增长,货币供应量整体充裕。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创历史最高水平。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介绍,2014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信贷结构持续改善,流动性比较宽裕。单从物价来看,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当下,CPI和PPI数据出现一定背离。CPI尽管增幅放缓但仍处于上升通道,且绝对水平并不低。PPI虽然下降,但仅凭制造业部分价格数据,不足以反映国内市场基本面的全貌。况且在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总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也会倾向于拉低PPI的数值。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通缩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可一概而论。对于中国来说,PPI下降不容忽视,但目前主要源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中国厂商的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依然完美匹配。也就是说,即使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企业依然“有利可图”。此外,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增速下降,也在动态调整并最终适应了新的市场环境。因此,中国目前的低通胀不是衰退性的全面低通胀,而是输入性与结构调整性低通胀的综合产物,有着产能过剩和需求偏弱的背景。调结构迎来窗口期英国经济分析机构凯投宏观的分析报告认为,尽管今年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继续给物价带来下行压力,但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和居民将从中受益,“有关通缩的担忧有些过了”。对于未来通胀走势,不少专家预测,2015年仍将是一个“低物价年”。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沈明高日前指出,新一年中国面临的通缩压力有可能因欧洲和日本本币贬值而加剧,2015年CPI很有可能低于2%,但全面通缩的风险不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提醒说,在低通胀环境下,防范通货紧缩螺旋需要前瞻性措施,在这方面,中国拥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实际上,低通胀并不完全是坏事。低位CPI为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包括汇丰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预测,今年中国央行将降息和降准并用,可以更灵活地提供流动性。IMF首席经济学家布朗夏尔认为,油价下跌为很多国家减少能源补贴,增加能源税收提供了机会,所节省的资金可以为资源合理配置腾挪出空间,加大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低通胀为中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时间窗口。以能源价格改革为例,低油价已成为国内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的触发点。由于价格改革同时涉及财税体制等相关领域。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十二连跌”,成品油消费税也实现了“三连跳”。本届政府上任伊始就推出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表明了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决心。油价成本下降为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理顺相关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未来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能源价格有望更好地跟上国际市场节奏。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从旧常态向新常态演进的思路逐步明朗,加上今年

通缩来了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16-10-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