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及抗凝血机制.docx凝血及抗凝血体系
凝血及抗凝血体系
1 / 5
凝血及抗凝血体系
一. 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止血的过程能够分为三个阶段:血管痉挛到血小板血栓形成,成为血小板凝块,最后促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机体缺
乏的是 9 因子。内源性路子和外源性路子共同激活的因子是 10 因子。
.
平时分为:
①内源性凝血路子;
②外源性凝血路子;
③共同凝血路子
若是可是伤害血管内膜或抽出血液置于玻璃管内,完满依赖
血浆内的凝血因子逐渐使因子Ⅹ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
内源性激活路子( intrinsic route )
若是是依赖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来参加因子Ⅹ的激活
的,称为外源性激活路子( extrinxic route )
学习生理学的时候,生理性凝血过程的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怎么也记不住,记了忘忘了记,其实很简单:
内源路子:有 8、 9、11、 12因子参加,可记为:婴儿( 12)拿着筷子( 11)去酒吧( 9、 8)。
酒吧在室内,所以是内源。
外源路子有 3、7因子参加,可记为山鸡。山鸡一般在外面才有。
共同路子有 10、 5、2因子参加,可记为:十五的月亮( 10、 5)下有条鳄鱼( 2) 因子 Ⅹ
的激活能够经过两种路子
共同凝血路子的三个阶段
因子 FX激活成 FX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 FII )激活成凝血酶 (FIIa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原 (Fbg , FI) 转变成纤维蛋白 (Fbn) 纤维蛋白的形成
凝血及抗凝血体系
凝血及抗凝血体系
3 / 5
凝血及抗凝血体系
三 . 抗凝系统
正常人 1ml血浆含凝血酶原约 300单位,在凝血时平时能够全部激活。 10ml血浆在凝血时生成的凝血酶就足以使全身血液
凝固。但在生理止血时,凝血只限于某一小段血管,而且 1ml 血浆中出现的凝血酶活性很少超出 8-10 单位,说明正常人血浆中有很强的抗凝血酶活性。
.抗凝系统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 Ⅲ)和肝素,
它们的作用约占血浆全部抗凝血酶活性的 75%。
? 抗凝血酶Ⅲ是血浆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控制物(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
因子 Ⅱa、Ⅶ、Ⅸ a、χ a、Ⅻ a的活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都属
于丝氨酸蛋白酶( serine protease )
抗凝血酶Ⅲ分子上的精氨酸残基,能够与这些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这样就“封闭”了这些酶的活性中心而使之失活。
.抗凝系统
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在肝、肺、心和肌组织中更为丰富。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拥有抗凝作用,肝素抗凝的主要体系在于它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助因子Ⅱ
(heparin cofactor Ⅱ)等,使这些抗凝蛋白的活性大为增强。
肝素可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
凝血及抗凝血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