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租船)
课题:租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的:
1、情境创设,灵敏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租船)
课题:租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的:
1、情境创设,灵敏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开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稠州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如今我们先来好好安排一下这次活动。
(联络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划船一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
学生主动学习.)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找数学信息
师:这是租船处提供的资料,哪位同学来学着管理员的样子,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精品文档请下载)
每只船限乘4人
每只船每时3元
2、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管理员提供的情况,我们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问题:
(1)、37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只船?
(2)、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
(根据本班实际有37名学生,对例题进展改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精品文档请下载)
3、解决问题(1)
(1)、学生独立考虑,列出算式计算。
37÷4=9(只)————-——1(人)
(2)、至少要租几只船呢?(理解“至少”。)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3)、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得出结论:至少要租10只船。
(5)、师:37名同学10只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比较合理?(请学生分组)
(6)、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解决了租船的大问题,还帮老师分好了组。谢谢你们。
但是我们身上带的钱不多,到时可以划多久而又不超支呢?
4、独立解决问题(2)
试一试:每只船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划几时?
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最多”。
5、构造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
稠州公园离我们这里较远,,一辆面包车限坐8人,一辆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再进展交流)(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结合实际,通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