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doc1[最新]气象局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大全气象局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到西南中沙群岛气象台(三沙市气象局前身)工作,至今已连续驻岛工作34年,人们尊敬称他为“岛主”。魏启强荣获过全省气象部门先进工作者、海南省气象局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西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西南中沙气象台(以下称“西沙气象台”),其前身为西沙群岛气象站,自1957年开始建设,56年来她迎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支援的气象工作者,而只有魏启强同志34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的西沙群岛,兑现着老一辈西沙人“人在岛在”光荣传统。刚上岛时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小伙,如今已被时光刻上皱纹,成为年近花甲的老者,可他仍如一颗扎根西沙的抗风桐老树,毫无怨言地与20多岁的小伙一起,为三沙气象默默耕耘。他经历过荷枪实弹,迎击过风速大于40m/s的台风,乘坐过倾斜30多度的海上航船,患严重风湿骨病已近20年,34年来平均每年呆在家的时间只有2个月……却从来没有因为长年在偏远的海岛工作而向组织要求过什么,老魏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新一代三沙气象人的支柱。1979年,27岁的魏启强从部队复员,留下新婚的妻子匆匆启程到西沙群岛珊瑚岛气象站工作,同其他2名气象员一起,每天7次定时观测天气,向世界气象组织(wmo)传递着中国南海的气象信息。在这人迹罕至的小岛上,一干就2是7年多。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还想方设法给站里同志改善生活。今天的珊瑚岛仍没有固定的船期,30多年前更鲜有定时物资补给。风浪稍大,船便过不来。在珊瑚岛上最重要的,是设法向大自然要生存。每当遇上冬季大风,运输船未能及时上岛,他常常冒着大风大浪在海里泡数个小时捕鱼,上岸时冻得脸色发青,却高兴地说:“今晚的饭菜有着落了”,也从此落下了风湿骨病的病根。1984年,孩子要出生了,家人发来电报催魏启强回家照顾,可是他收到消息时,女儿已出生5天了。老二要出生时,站里同志都催促他提前回家照顾快临产的妻子,而他却放不下工作,总说下班船再走,结果船再来的时候小孩也已经出生了。他亏欠家里的太多,于是给二女儿起名叫珊珊,一是为了纪念珊瑚岛的岁月;二是因为老魏在孩子出生时的姗姗来迟。珊珊满周岁那天,魏启强收到一封迟来的家信,女儿持续十天高烧不退,妻子带着孩子辗转琼海多家医院医治不见好转,小孩生命垂危。看着揪心的家信,魏启强多想回家去照顾病危的孩子啊!但珊瑚岛气象站只有他一个后勤人员,他没有把这件事向任何人提起,只能把对女儿的祝福深深地埋在心底,一如既往地工作,直到半年后才下岛。当魏启强匆匆赶到家里,看着大病初愈、面黄肌瘦的女儿时,这位坚强的汉子忍不住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为发展祖国气象事业,魏启强主动舍“小家”为“大家”。而在小岛生活的寂寞、烦燥,以及对家的思念与困苦,从没有听他向谁诉说过,同事们看到的永远是他积极乐观工作的身影。1986年,魏启强调回了永兴岛,承担起西沙气象台雷达站油机发电等后勤保障工作,任后勤站站长。他虽然不善言谈,但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无论是刮台风还是下大雨,从未出现过供电中断的事故。有一次强台风深夜来袭,3供电线缆被强风刮掉,魏启强奋不顾身摸黑冲进大雨里,重新架搭电缆,启动柴油机供电,然后就一直守在轰隆作响的机房里,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照看着发电机,寸步不离,保证了气象雷达的运转,为全岛军民及过往渔船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几
气象局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