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骑马桩;双掌变拳,缓缓向身体左右两侧平直伸开,拳心皆向前,拳眼皆向上,臂高皆同肩(图4)。 保持本式,意在双臂(如同担山之重),鼻吸鼻呼,要求匀、深、细、长,默数36息次可停。 四、双手托闸 两腿自然并拢;两掌缓缓向正上托起,掌心皆向上,掌尖皆向后,五指自然分开,臂同肩宽,两臂平行,肘节微屈;头也上挺,眼上望(图5)。 保持本式,意在双掌(可意想双手托起千斤闸),鼻吸鼻呼,要求匀、深、细、长,默数36息次可停。 注:以上皆为静功,下为动式。 五、青龙探爪 1两腿变成骑马桩;双手握拳,置于腰际,手心皆向上,虎口皆向外;鼻中吸气,眼看前下(图6)。 2然后右拳变爪,缓缓伸向前下方,爪心向下,虎口向里,同时鼻中呼气(图7)。 3当爪抓开肘后,右爪再用力缓缓抓回(如提重物,爪上贯劲),抓回时吸气协作,抓后成拳,收回前位,仍握于腰际(图8)。 4然后再练左手,与右手动作、呼吸类同,自请参照(图9)。 左右相互轮番进展,各18次共36次可停。 六、穿云破空 1两腿并拢;双掌垂放大腿外侧,为自然掌形;用鼻吸气(图10)。 2当气吸好后,右掌(掌心向左,掌尖向上,五指并紧)缓缓向正上方直直伸起,意念手臂如枪,力穿云空,同时鼻中呼气,眼观右手;身稍左侧,头略左弯,左掌随之自然下沉,合势助力。此为右式(图11)。 3收落右掌,回来前始式(图12)。 4然后练习左掌。左式与右式一样,练如上法(图13)。 左右轮番练习,各18次可停。本式可以伸筋拔骨,活节通经。 七、力士推碑 1两脚开立,约宽同肩,膝节不屈;两掌置于两胸之侧,掌心向上,掌尖向前,虎口向外,五指适开,腕节平直;眼看前面,同时吸气(图14)。 2吸好后,即接着缓缓用力推出双掌,手臂内转,腕节挺起,变为掌尖向上,掌心向前;同时鼻中呼气,意想推碑一般,双掌动那么石碑移,力大无穷,直到两臂平行、掌与肩同高、力满肘开时即停(此时气也呼好)(图15、16)。 再缓缓将双掌收回胸侧,如本式前始,收掌时协作吸气。 如此来回进展36次可停。久练本式,劲贯双掌,内劲剧增。 八、倒拽走牛 1右脚跨步,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双爪缓缓向身正前方伸出,爪位对肩,爪心皆向下,虎口皆向里;鼻中吸气;眼看前方(图17)。 2然后双爪用力缓缓向身后摇摆,手如抓拽走牛之状(意念要简洁真实,走牛即正在前行之牛),肘节不得弯曲,两爪贯劲,抓至腰后时停顿,此时爪心向上,虎口向里,鼻中呼气协作,丹田合劲,目光炯起,咬牙紧口。此为右式(图18)。 左式与右式相反(图19、20)。 左右轮番练习,各18次可停。 注:本式又名“倒拽走牛尾”。常见的练式都叫“倒拽九牛尾”,本式却叫“倒拽走牛尾”,别出心裁,学者留意,乃独门秘传。 练习时意想后拽走牛,手上势必意感剧烈,增力更快,读者可以试试,绝不一般。 九、背后拔刀 1两腿直立,开
峨眉秘宗易筋经 峨眉秘宗易筋经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