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着黑白阴阳八卦图。 曹竹斋与罗有高对席而坐,一边品茶,一边谈话。 曹竹斋满面笑容地说:“……幼年在家乡读王勃的《滕王阁序》,便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的名句。两宋时期,‘朝中半江右’,江西人占尽风光。由宋至明,江西人如群星绚烂,光耀神州,真乃经史文华章迭出,佛道儒名噪后世。”罗有高连连摆手道:“曹兄过奖了!”他见曹竹斋年龄也不过四十上下,却留着一部美须,显得气态沉稳,足智多谋。罗有高道:“月满那么亏,极盛必衰。江右如今早已衰退。风水轮番转,此时此刻是东南财赋足,淮左人文盛。不说别的,单以书画而论,扬州‘八怪’声名显赫,谁人不知?”曹竹斋咽下一口香茶笑道:“贵乡的‘八大山人’,不也是元明以来写意画之大师吗!你看他的画,简括凝练,形象夸大,野逸飘洒,意趣万千。对了,他曾说过:‘读书至万卷,此心乃无惑;如行路万里,转见大手笔。’文武一理也!今日曹某大开眼界,得以幸见台山兄的好身手。”曹竹斋将话题顺势由文转入了武。 罗有高暗喜道:“我此次不远千里来扬州,就是想见识一下你‘曹一拳’的身手,以便取长补短。”口中却道:“曹兄,我那两下子算得什么?实在是献丑了!”“不要过谦了!”曹竹斋真诚地说:“我当时就在西园四周给人看相,闻听有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女子,刚要拔拳惩凶,见台山兄已然伸了手,就不动声色站在一边观战,到时也好突然上前助上一臂之力。不料台山兄出手干净利落,一挤眼的工夫,就将‘李罗汉’等制服,实乃当今武林圣手也!” 罗有高问:“请问曹兄,那个‘李罗汉’是何许人呢?”一提到“李罗汉”,曹竹斋便愤怒道:“此人乃一盐商之子,家中巨富,却不务正业,借助官府之势,欺男辱女,无恶不作。前些时,曾想用重金聘我传授他武功,被我一口回绝。友人惊奇地问,为何不教?我道:他乃地痞无赖,我岂能传他武功助纣为虐?!”罗有高赞许地点着头说:“曹兄言之有理!不行见银子就教徒,传恶欺善,为害地方。” 曹竹斋又道:“我的恩师曾说过,练拳习武,可以调血脉,养身心;它的皮毛才是技击防卫。这些地痞无赖根本不懂什么叫‘拳’,无非靠着身强体壮,会个一招半式,专拣软的捏。然大多沉于酒色,神气已亏。一旦动手,他们的气均浮于上,上实下虚,根部不稳。所以,只要趁他们奔赴之势,略一借力,马上就倒。”说到这里,曹竹斋站了起来,边说边比划道:“人的一身只有两个拳头,而拳头只有数寸大小,怎么才能运用拳头来保卫五尺之躯呢?又如何去应付四面突发而至的拳脚攻击呢?愚以为,只有勤习内功,造就自己的浩然正气,使正气周游于全身上下;当敌人的手脚接近自己时,那么用自己的静定之气去接敌人的虚嚣之气,就在两方对接之际,出拳动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敌那么必败无疑!” “高见!高见!”罗有高抚掌赞道:“看来,我这一趟上扬州没白来呀!曹兄论拳,实在精妙。我平日除练拳伸筋拔骨外,也早晚站桩盘坐,潜心体会,顿悟玄机。深感由静生明,妙出自然,待内功炼到能抓空之境,往往手刚朝前一探,便有一股真气自然川流于掌指,顿觉手中所发之力特大无比,且可发可收,出
扬州英迈克 [三英会扬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