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镇老城区聚落空间研究聂倩1陈颖2【摘要】文中对甘孜镇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老城区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概述,主要从聚落构成的点、线、面三要素来分析甘孜镇老城区聚落空间。【关键词】政教合一:土司;转经;场所甘孜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上游,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区的北部境内,东与炉霍县接壤,西与德格县交界,南与新龙县、白玉县毗邻,北与石渠县、色达县及青海省相连。“甘孜县历来是甘孜州北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甘孜州北路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川藏北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①甘孜县地貌复杂,有台地,丘陵,高平坝和冰川等,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寒冷干燥,日照多,辐射强。甘孜镇作为甘孜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县南部雅砻江左岸,317国道穿镇而过。一、历史沿革“甘孜”,藏语,是美丽洁白的意思,曾为寺庙名。战国时期,已有先民在此居住。隋为白利国。唐初为吐蕃之地,唐末吐蕃瓦解,西康民族形成许多独立的小国。元时,蒙古帝国征服西南地区,结合当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特点,在此建立土司制度,为朵甘思司元帅府统辖。明时,固始汗灭白利国,将他的七个儿子册封在此,所谓“霍尔七部”。明末,对整个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设“茶马互市”大驿站,流官取代世袭的土司,改变了“世领其地,世长其民”社会格局。清宣统年间,四川总督赵尔丰对甘孜地区进行改土归流,设置了类似县级单位的甘孜县委。新中国成立后,甘孜镇中心以打曲(汉语为母亲河)为中心,由北向南逐渐下移,出现了新老城并置的格局。二、,两土司官寨并置四JII藏区城镇形成发展主要是由于:“古代茶马贸易沿途的商品集散地”,军事交通要塞,宗教中心和土司驻地等②,而甘孜镇是典型的以寺庙和土司驻地发展而来的城镇。正如,《传统聚落结构中的空间概念》一书中提到的,“在聚落内部总是有可以称为’中心’的场所存在,比如,广场,教堂,集会所,水井等,并且住居大多集中地布置在它们周围,看得出中心所具有的力对于聚落布局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③整个甘孜镇老城区呈集中式布局,甘孜寺处制高点,为其核心逐渐向外辐射,这与藏区“政教合一”有直接的关系,也是寺庙在藏区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表现。历史上,甘孜镇是孔萨土司和麻书土司属地,普通民居围绕着土司官寨而建,属其附属之地。甘孜镇出现了以甘孜寺为中心,两土司官寨并置的布局。,分区明确寺院文化,土司驻地和多民族的融合等多元文化并置,整个甘孜镇老城区分区明确。区域一般具有“主题的连续性”,反映在“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居民、维护程度、地形”④等等。喇嘛住居呈带状或类似带状紧紧围绕着甘孜寺形成寺院区,宗教气氛强烈。前来朝拜的人们渐渐开始在山腰和山脚停留安家,形成居民区,建筑布局灵活,生活气息浓烈,夹杂着“汉人”的气息,例如关帝庙。两区域间有围墙分开,并有可供出入的山门。,河流保证了水源,平地用来耕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项目编号:51108379):内地化进程中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1640—1968)+作者:1聂倩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2陈颖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圜山地城镇布局。根据缓坡的走向,将其局部进行抬高作为住居的地基,抬高与建筑层
甘孜镇老城区聚落空间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