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畲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黄宝英学术思想学习班浅谈畲医特殊疗法——“痧症"治疗的体会林贤谈钟隐芳钟弘宇摘要:畲医特殊疗法——抓“痧”、刮“痧”等的“痧症”治疗和应用,是畲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而来,在抗争疾病中能起到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功效。本文将介绍畲医以捏痧、抓筋、挑痧、刮痧、“挑病珠”特殊疗法治疗,其疗法不同于中医按摩,不讲究穴位,而注重特殊部位按顺序进行操作。关键词:畲医、“痧症”、治疗畲族医药是祖国传统的医学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现叙述畲医特殊疗法一“痧症”的治疗和应用。这种疗法是畲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而来,在抗争疾病中能起到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功效。抓“痧”、刮“痧”已成为闽东地区人民家喻户晓、大众皆知的治疗方法。1.“痧”症畲医以捏、抓人体皮肤,立即出现红色或紫色的淤血斑称为“发痧”。把“痧”分为寒痧、热痧、迷痧、黑痧、绞肠痧等。常见有阳暑:高温大汗所致中暑;阴暑:大热天无汗恶寒而发烧;四时感冒:发烧、咽痛、全身酸痛;急性胃肠炎:发烧、呕吐、腹泻、腹痛;低血压、低血糖引发晕厥;惊恐或悲伤导致昏迷;湿气引发关节、全身酸痛等。畲医认为病邪入内必须发放出去,以抓、捏、刮、挑方法,予以“放气”,达到疗效。2。(也叫抓痧):先准备一点清水或茶水、酒、醋、油作为润滑剂(只要一种即可),然后手呈握拳状,食指、中指曲弯,成钩状,沾上准备好的润滑剂,用曲弯指头在选准的部位,竖向把皮肤捏起,用力一拔,皮肤还原,捏数次后即出现局部充血,逐渐变紫。部位根据病情而定,有的颈部捏一圈,有的前胸也捏几圈,有的以乳中线(期门)为中心,双侧胸部上下左右各捏9处或12处,俗称前八卦;有的在背部以肩胛线为中心,上下左右捏9处或12处,俗称后八卦。有的只捏印堂穴、大椎穴、太阳穴、神厥穴四周。有的捏颈部四周、两侧锁骨处。捏的部位与次数多寡视病情与医者经验而定。:用拇指与食指用力抓腋窝胸侧(胸大肌、胸小肌的肌腱),使其上肢有发麻感,;再抓肩井部位(拇指贴锁骨上窝,四指紧贴背侧),;肩胛骨内侧(骶棘肌)3—7次;每次都要有“叭嗒”的响声,直至局部充血为止。抓的部位与次数根据病情与医者的经验而定,有的是配合捏痧或刮痧,也有单独治疗的。抓筋治疗上腹部疼痛效果特别显著。:患者感到全身不适,似被绳索捆绑,僵硬而酸痛,可采用挑痧。医者右手斜扼银针(三棱针),针尖露出半米粒大,在十宣、甲沟上边正中及手太阴或手太阳、期中线、任督脉等处轻挑。除手指外,其他部位有的挑出血丝来。患者经挑痧治疗后全身感到轻松、舒适。据称这种疗法会成瘾,下次类似病症还得使用此法。“挑病珠”(也称挑癍珠):在闽东地区有用挑病珠治疗,当患者感到全身不适、难过不堪时,身上会出现病“线”,轻者有两条线,呈白色,重者有八条线,或更多线,呈米黄色,每条线都有交叉点,像蜘蛛网,在两线交叉处结一粒“珠”,有的好多粒,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可以找到,顺线找珠,找到珠后用银针挑去,挑出血丝来,挑完珠就感到舒适。若一次没挑完,病还会复发。症状一时缓解,没有治愈,还要再挑,直至挑完为止。有的畲医介绍用于治疗腹痛,在天枢穴旁开两个同身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畲医药研究发展中心儡安355000)49全国畲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黄宝英
浅谈畲医特殊疗法---痧症-治疗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