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3月7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25页
65千米远足感悟
简介:我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5千米远足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还可以找到更多《65千米远足感悟》。
第一篇:65千笑,坚定地大踏步地向前,前方,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第三篇:《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镇江市宝塔路小学 石忆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20-21内容。
教材分析
因地制宜,安排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长度。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尽管有些学生曾经在各种场合听说过这个长度单位,但并没有形成1千米的长度观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有机会接触千米,缺少感性认识来支持概念的形成。二是千米无法像较小的长度单位那样,在直尺上直接感知。
例1教学千米,先出示三幅画面,显示千米在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学生“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语,能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计量很长的路程或很长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教学这段内容,要给学生讲讲画面中标记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开黄山还有98千米。还要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学习里会经常使用。
时间:2022年3月7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6 -页共25页
例题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着力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教材要学生“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想想10个100米会是多长,在此基础上接受新知识“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这里的“1000米就是1千米”,首先揭示了什么是1千米,即1千米的概念。然后指出了千米与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有了1千米的初步概念,千米与米的进率自然就记住了。课堂教学要在这个环节上多用一点时间,在指出“10个100米是1千米”的同时,让学生到操场上看看100米长的跑道,或者在座位上想想100米跑道的长度,体会10个这样的长度有多长,通过形象思维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到100米长的跑道上连续走10次,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
大多数学校都有环形跑道,长度不尽相同。有些长400米,有些长250米,有些长200米。教材要学生联系自己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度,说说大约几圈是1千米。如果环形跑道长400米,那么2圈半是1千米;如果环形跑道长250米,那么4圈是1千米;如果环形跑道长200米,那么5圈是1千米。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长度体验1千米有多长,有利于形成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应注意,这个环节是继续体验1千米有多长的活动,联系自己学校的环形跑道“几圈是1千米”,在头脑里留下1千米长度的正确表象。这里不能通过1000÷400(或250、200)来计算圈数,要通过几个400米(或250米、200米)是1000米得出圈数。
时间:2022年3月7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6 -页共25页
“想想做做”紧紧围绕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设计。一是“千米”用于表示较长的长度,如各种交通工具以及人步行1小时的路程一般都用千米作单位;长江大桥、高速公路等的长度一般用千米作单位。而一些较小的长度,像天安门城楼的高度等,一般不用千米作单位。二是利用“1千米=1000米”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如,4千米是多少米、3000米是几千米等,也能加强对1千米的认识。三是在100米跑道上走一走,数数是多少步,看看用多少时间,由此推算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大约要多长时间,换一些数量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
目标预设
,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时间:2022年3月7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7 -页共25页
。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2.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以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生活化数学的的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积极性的激发与维持,在联系学生
65千米远足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